张训金

[清] 公元1867年-公元1942年

张训金,乐业县逻沙乡逻沙街上人,生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小学文化程度。

青少年时代,曾到百色镇,在一些店铺当小伙计,给大店铺当厨师,学习技艺。

结婚成家后,即回逻沙故乡自己开店铺做老板。一般每个月去贵州省一次,购来铁钉、颜料、笔墨纸张、食盐等日用品到乐业、逻沙、凌云等圩场贩卖,尔后又从凌云、乐业等地购贵州境内缺少的日用品到贵州贩卖。做生意多在逻沙圩自己的店铺,他把自己的店铺命名为“盛聚”,并挂上一块标致的大匾,在小小的罗沙圩格外引人注目,生意也红火。远近的人们每当提起张训金,无不赞誉其生意好,人人均称“张老板”,青少年们很少知道他的真正名字。

他做蜡烛的技艺很高。由于当地盛产蜂蜜,故黄蜡较多。他制蜡烛多购黄蜡作原料。有时也用白蜡树脂凝结的白蜡作原料,质量和黄蜡差不多,但价钱比黄蜡高数倍。制作方法先削好数寸或尺多长的竹签,竹签要削得很圆、很光滑、大小均匀,然后在竹签上 (即浇蜡的部分——蜡芯) 缠上一层均匀的棉花,棉花必需是人工种植的纯棉,不能用丝棉。缠好棉花后即挂在浇蜡架(伞状) 上。接着和蜡1斤菜油(或茶油)配4至5两黄蜡置入锅内,烧火熬化,即把锅抬离火塘冷却至10多度(注意掌握火候。过热,蜡浇不上竹签;过冷,蜡浇不匀,烛内有蜂窝,厚薄不匀,表面不光滑) ,和好蜡液即浇烛把大、小、长、短不同的竹筒立在锅中,浇进蜡液,再从浇蜡活动上竖下勾着的竹签,使其旋转,插入竹简中的蜡液中。这时是决定蜡形状、是否美观的关键。技艺要求高。烛浇成后即用“银珠”(即红颜料粉)涂烛表面(即“穿衣”),制成红烛。接下来是画烛制一个画架,把烛卡在架中,又能转动,笔蘸金粉液画。粉液稀干要适度。稀了,画时在烛上要流;干了,画不开。大烛画龙,小烛画花草。大烛一对有2斤重,小烛一对有1.5斤重。结婚一般要一“塘”烛,即一对过礼用,一对出门(去女方家接亲) 用,一对“关祭”(女方在出门前“梳头”)用,一对“结纳”(即女方进屋后,新郎、新娘拜天地、双亲、对拜)时用(大烛)。有的白喜(丧葬),过节也用红烛。

他制的烛由于质量好(燃时整齐不垮、少流烛泪),美观,很畅销,曾销往贵州、田林、凌云、百色等地。幼平乡有的结婚,也步行百余里来跟他买红烛。一般一块法光大烛1~2对,小烛3对。

做糕饼的技艺也高。家里有一块收3000斤产量的水田,历年专种糯米、产的糯米-糕饼出售。制的有“云片糕”、“什锦糕”两种。云片糕糯米炒熟后磨成面,和糖浆发酵,用皮纸铺在地面上,放糯米面在上面,用干净布盖,压紧压平,而后用刀切成块,即云片糕。

什锦糕把发酵过的糯米面压成薄片,放黄皮糖、花生、核桃、糖浆做包心,再用一、二层糯米片盖上,再放一层包心,再盖糯米片,用开水浸湿的布包住,再稍发酵后,用木板压成硬块,刀切成一个个小方块,用印有花草方框“盛聚”字样的纸包好,即“盛聚什锦糕”。

此外.还用发酵过的糯米面放入核桃、花生等包心用制饼模具制成月饼。这些食品美味可口,有的经田西县的百乐圩卖给贵州人,很畅销。

张会设计结构复杂的木楼房。他请来木工,按照他设计要求施工,建起一座二进的0,飞檐翘角,俗称“跑马转角楼”。

张训金卒于民国31年(1942年),享年75岁。

同年(公元1867年)出生的名人

李静诚 (18671944)广西自治区南宁武鸣
唐开旺 (18671937)广西自治区贺州富川瑶族自治县
孔雅卿 (18671944)广西自治区贺州富川瑶族自治县
覃荣寒 (18671903)广西自治区柳州鹿寨县
何书文 (18671917)广西自治区来宾兴宾区

同年(公元1942年)去世的名人

蓝扶霄 (18701942)广西自治区来宾金秀
王铁珊 (18841942)广西自治区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
陆杏林 (18751942)广西自治区南宁隆安县
黄梓英 广西自治区河池都安
关桂荣 (19041942)广西自治区百色右江区
翟富文 (18651942)广西自治区来宾兴宾区

[张姓]名人

乐业县名人推荐

名人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