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晦

[晋] 公元390年-

谢晦(390年—426年),字宣明,陈郡阳夏人,谢朗之孙,谢重之子,谢瞻之弟,南朝刘宋大臣。

仕晋为孟昶建威中兵参军,又为刘裕太尉参军,署刑狱贼曹,转豫州治中从事,入为太尉主簿,转从事中郎。宋国建立,为右卫将军,加侍中。刘裕受禅,迁中领军,以佐命功封武昌县公。宋少帝即位,加领中书令,不久与徐羡之、傅亮行废立,出为都督荆湘雍益宁北秦七州诸军事抚军将军,领护南蛮校尉荆州刺史。宋文帝即位,加使持节,寻进号卫将军,加散骑常侍。

元嘉三年(426年),因前废杀少帝事不自安,举兵拒命,为檀道济所破,伏诛,时年三十七岁。

早期事迹

谢晦早年曾是建威将军孟昶的中兵参军。

411年(东晋义熙七年),刘裕受封太尉、中书监,谢晦被刘穆之举荐为太尉参军。后来,谢晦代替患病的刑狱参军处理讼案,把积压如山的案件,随审随断,没有一点错误。刘裕当即任命他为刑狱贼曹,不久又转任豫州治中从事。[2-3]

412年(义熙八年),东晋朝廷推行土断,谢晦将侨置郡县的人口分到扬、豫二州,表现得公平允当,转任太尉主簿。

415年(义熙十一年),刘裕讨伐荆州刺史司马休之,并命振威将军徐逵之为前锋,谢晦也随军出征。结果,徐逵之战死。刘裕大怒,要亲自披甲作战,被谢晦死命抱住。刘裕喝命谢晦放手,并以其性命相威胁,谢晦回答道“天下可以没有谢晦,但不可没有刘公,我死又何足轻重!”此时,贼军退走,刘裕方才作罢。

佐命新朝

416年(义熙十二年),谢晦随军北伐后秦,并处理内外要务。当时,刘穆之留守建康(今江苏南京),数次派人向刘裕陈述事务,而谢晦却每每都有不同的意见,令刘穆之十分愤怒。刘裕欲任命谢晦为从事中郎,征求刘穆之的意见时,遭到坚决反对。因此,刘穆之在世的时候,谢晦一直没有得到升迁。

417年(义熙十三年),刘穆之去世,刘裕十分伤心。谢晦听说后非常高兴,并亲自到帐内落实刘穆之的死讯。当日,刘裕便签署命令,升谢晦为从事中郎。

418年(义熙十四年),刘裕受封宋公,建立宋国,并任命谢晦为宋国右卫将军,加授侍中。不久,刘裕听说咸阳(今陕西咸阳)陷落,打算再次北伐。谢晦以“士马疲怠”为由进行劝谏,刘裕这才作罢。

420年(南朝宋永初元年),刘裕受禅称帝,是为宋武帝。谢晦则带领游军负责登基的警备工作,并加中领军职务,封武昌县公,食邑两千户。

421年(永初二年),谢晦因误把封给南郡太守王华的爵位封给了北海太守王球,被免去侍中的职务。不久,谢晦改任领军将军、散骑常侍,统领宫中宿卫。

废立皇帝

422年(永初三年),宋武帝病重,谢晦获赐仪仗武士二十人,并与长沙王刘道怜、徐羡之、傅亮、檀道济一起侍奉汤药。当时,皇太子刘义符亲近小人,谢晦对宋武帝表示刘义符不是能让江山流传万世的君主。宋武帝便问道“庐陵王刘义真怎么样?”谢晦通过观察后,回答道“庐陵王德行比不上才能,并不是当君主的人。”不久,宋武帝驾崩,太子刘义符继位,谢晦受遗诏辅政,被加封为中书令。[11-12]

424年(景平二年),因刘义符德行有失,谢晦与徐羡之、傅亮一起密谋废黜皇帝,并将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刘义真废为庶人。谢晦以修缮领军府为名,将士兵聚集到府中。不久,檀道济与徐羡之领兵入宫,以皇太后的名义废刘义符为营阳王,并遣人迎接宜都王刘义隆到建康继位。[13-14]

出镇荆州

同年六月,徐羡之任命谢晦为都督荆湘雍益宁南北秦七州诸军事、抚军将军、护南蛮校尉、荆州刺史,让他在外作为援助。刘义隆继位后,正式任命为谢晦为荆州刺史,并加使持节。不久,谢晦进封卫将军、散骑常侍、建平郡公。谢晦推掉了郡公的爵位,又获赐鼓吹一部。

425年(元嘉二年),谢晦打算将两个女儿分别嫁给彭城王刘义康、新野侯刘义宾,于是让妻子曹氏与长子谢世休把女儿送回京城。当时,宋文帝刘义隆有意诛杀徐羡之等人、讨伐谢晦,便以北伐为由修治船舰。傅亮写信给谢晦说“大臣都不愿北伐,皇帝要派外监万幼宗到荆州与你商议。”当时朝廷比较混乱,几乎令诛杀大臣的密谋败露。

426年(元嘉三年),谢晦的弟弟谢皭命人将皇帝要诛杀他们的消息告诉谢晦。谢晦不相信,将傅亮写他的书信给咨议参军何承天看,说皇帝会派万幼宗来询问北伐事宜。何承天道“外面都传言,朝廷要讨伐荆州,万幼宗怎么会来呢。”谢晦听后仍不信,更命何承天预先起草答诏,认为北伐应在明年进行。

不久,江夏内史程道惠得到一封书信,信中认为朝廷将要有大决策,于是命人将书信交给谢晦。谢晦仍犹豫不决,何承天道“万幼宗根本不会来,就像信中所说的,此事已经确定了,不能再犹豫了。”又为谢晦出了两条应对计策。谢晦认为荆州是用兵之地,粮食供应方便,于是打算与朝廷决战,并问众将三千人能不能守住江陵城。南蛮司马周超认为三千人不但能守住城池,还能击退外寇。谢晦于是任命周超为司马、建威将军、南义阳太守。[18-19]

兵败伏诛

不久,宋文帝诛杀徐羡之、傅亮与谢晦之子谢世休,并收捕谢晦的弟弟谢皭与侄子谢世平、谢绍。谢晦得知后,先为他们发丧,然后上表诉冤,并要讨伐奸臣王华等人。宋文帝宣布-,命各路军队讨伐谢晦。当时,谢晦的舰队从江津一直延伸到破冢(今湖北江陵县东南长江东岸),声势浩大,谢晦感叹道“可惜只不是勤王的军队。”

谢晦到达江口后,击破驻军彭城洲的朝廷将领到彦之,并再次上表自辩,表示只要皇帝诛杀王华等人,自己便罢兵回镇。后来,宋文帝将讨逆重任交给檀道济。谢晦得知后,惶恐不安,手足无措。[21-22]

檀道济到达后,与到彦之合兵。谢晦见他们的船只不多,十分轻视,并没有马上出战。到了晚上,官军的船队连接不断,将长江-,谢晦军更加没有斗志。官军到达忌置洲(今湖北洪湖西南长江北岸)时,谢晦军不战而溃。谢晦投奔巴陵(今湖南岳阳),找到一只小船才回到江陵(今湖北荆州)。当时,周超却已经在沙桥大败官军。

谢晦回到江陵后,表示愧对周超。周超当夜便离开江陵,只身投降到彦之。谢晦见部众溃散,只好带着弟弟谢遯、侄子谢世基等七人北逃。谢遯身体肥胖,不能骑马,谢晦常要停下等候,所以走的很慢。当他们跑到安陆延头(今湖北大悟东南)时,被光顺之抓住,用囚车送往建康。

谢晦被送到建康后,与弟弟谢皭、谢遯、侄子谢世基、谢世猷以及已经投降的周超等人一起被杀。

临行刑前,谢世基赋诗道“伟哉横海鳞,壮矣垂天翼,一旦失风水,翻为蝼蚁食。”谢晦为其续道“功遂侔昔人,保退无智力。既涉太行险,斯路信难陟。”谢晦的女儿彭城王妃,前来诀别时哭道“父亲,大丈夫应该死在战场上,怎么在闹市被杀?”说完哭晕过去。谢晦死时,年仅三十七岁。

人物关系

烈祖
天祖
谢衡 (240300)西晋大臣、文学家,谢安祖父
高祖
曾祖
谢据 (304327)谢安的二哥
爷爷
叔祖父
父亲
兄弟

同年(公元390年)出生的名人

王慧龙 (390440)隋唐太原王氏之祖 山西省太原市

同年(公元426年)去世的名人

谢方明 (380426)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
拓跋连 (?~426)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
傅亮 (374426)宁夏自治区吴忠

[谢姓]名人

太康县名人推荐

名人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