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祝晨 (1882~1967)名王世栋,字祝晨,因其体态胖大,意志坚强,绰号“王大牛”,1882年出生。齐河县安头乡王举人庄人。是山东教育事业的先驱者、民国初年“山东四大教育家”之一。幼年读私塾,智力超群,博闻强记,有神童之称。1902年中秀才,1903年考入济南书院。1904年考取山东师范学堂。1905年,山东师范学堂设立分类优级科,培养中学和中等师范学校教师,聘用的教师多数是中国学界名流,有不少是日本留学生。王祝晨惜时如金,刻苦钻研,学问大有长进,老师们对他十分器重。他曾担任班长,为同学服务一丝不苟,很受敬重。学习之余,常与同学鞠思敏(民国初年山东四大教育家之首)、于明信(民国初年山东四大教育家之一)等人纵论国家大事,表现出以教育复兴中国的强烈愿望。
1909年毕业于山东优级师范学堂。1912年任山东提学司科员,后改任省教育报主编。1913年秋,会同刘冠三、鞠思敏、于明信等创办济南私立正谊中学,任义务教员。1915年任聊城省立第二中学校长。治校极严,强-员的学问与品德,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改进校务,自费赴日本和江浙、京津等地考察教育。 资助二中学生孙清晨留美,开山东赴美勤工俭学之先河。
1918年秋被选为省议会议员。后回故乡捐献私产,创办强恕学校。1919年夏任山东省立一师附小(济南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主任(校长)。
山东省立一师附小(济南师范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是省立一师学生的实习园地,分初小和高小两部,当时规模比较大,但教学内容和方法还比较陈旧。教师是清一色的男教师,学生是清一色的男学生,教材是清一色古文教材。这些都阻碍着小学教育的发展。王祝晨任主任(校长)后,对附小进行了三方面的革新第一,在社会上公开招聘女教师,并实行男女同工同酬;第二,公开招收女学生,实行男女生同校;第三,推广白话文教学,采用白话文教科书。上述三项改革,在山东小学教育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
为了办好附小,王祝晨还亲自率领附小教师利用暑假机会,去北京、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小学参观学习,并聘请印度诗人泰戈尔,美国教育家杜威以及国内知名人士胡适、冰心、周作人、杨杏佛、李石岭等人来附小讲学。此外,在他的带领下,省立一师附小还成立了小学教材研究会,自编白话文活页教材,成为山东省白话文教材的中心。一师附小获得“南京高师附小第二”之称
著名诗人臧克家曾深情回忆道“我们的老‘牛’校长从事教育工作四五十年,这是多么崎岖多么漫长的一条道路啊。老‘牛’校长闯关似的,也闯过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1927年大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因袭照搬,开一代新风,艰苦奋斗、不屈不挠地站在自己的岗位上,一站就是数十年,这是容易的吗?这是人人能办到的吗?我亲爱的老‘牛’校长,我忘不了你给我的思想教育,我常常因为想到你而产生一种精神力量。”(摘自2002年5月12、19日星期日的《济南时报》)。当代我国著名的书法家欧阳中石教授曾为王祝晨的传记题写书名,并赋诗“堂堂正正憨如牛,笑骂刘三小贼头。指点乱臣明大道,身同太史立春秋。”
1922年任济南省立第一师范校长。在一师,他首创全省体育、艺术专修科,主编《一师周刊》。采用大包围教学方法邀请名人专题讲演,组织学生讲演辩论会,充实图书馆、实验室,组织文体课外活动等。他积极参加-,支持学生的爱国行动,提倡新文化,发起组织“尚学会”,主编会刊《文化新介绍》。1925年12月25日在纪念云南反袁护国起义十周年大会上发表救国救民的演讲,触犯了省政当局。1926年2月被省教育厅撤销一师校长职务。
1927年1月,入广州农**动讲习所,结识了周恩来、董必武。继而随革命军到武汉,入党义训练所受训,结业后,服务于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农**动促进会。1928年先后在曲阜省立二师、济南省立一师、聊城省立三师、、济南高中任历史教员。1929年参与领导曲阜省立二师排演《子见南子》剧,反对封建礼教,一时轰动全国。
抗日战争爆发后,随山东联合中学学生徒步南撤到湖北、 四川, 任教师服务团团务委员。1943年任教于四川绵阳国立六中。1946年返回济南,先后在济南中学、正谊中学、齐鲁中学任教。
1948年9月济南解放不久, 王祝晨受军管会文教部委托,为恢复济南教育积极奔走, 使济南中学、正谊中学迅速复课,同时担任济南中学(后改为济南一中)校长。
1950年1月后,历任济南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一、二、三届副主席,山东省人民委员会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省政协副主席,省人大一、二届代表,全国人大一届代表。1954年参加全国人代会期间,提出“立即着手编写各省地方志”的建议案。周恩来总理接见了他,称赞其建议,指示立即在全国组织、推进地方志工作。至1957年,全国各省、市、区相继建立地方志工作机构。1957年被任命为山东省地方志资料编纂委员会副主任,专事领导山东省地方志编纂工作。1967年9月11日病逝于济南。
王祝晨以严谨的治学态度、艰苦朴素的精神从事教育事业几十年,始终坚持进步立场,并不断改革,为山东的教育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来源齐河县地方史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