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霖(1900—1937),国民革命军第七军第一七一师第五一一旅少将旅长,追晋陆军中将。
原名同观,字松涛,号沛然。1900 年8 月12 日出生在广西桂林丁字村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在广西省立模范两级小学和桂林旧制中学读书期间,各科成绩均列前茅。青少年时代,正直中国军阀割据、外患频仍, 他逐渐感到不强兵则难立国,因而决意投笔从戎。为此,他更名为秦霖,号沛然。1919 年,考入广西陆军讲武堂步兵科,毕业后留校担任军事教官。1924 年,李宗仁主持广西省政府,决定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打倒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北洋军阀。秦霖跟随李宗仁出任军职,担任参谋、副官、连长等职,平定了广西各派军阀势力,为北伐奠定了后方基地。1926 年,广西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七军,秦霖升任营长,不久,率部参加北伐,期间两度负伤入院,然伤未愈,即返回部队投入战斗。由于他作战勇敢,且足智多谋,屡建战功,不久晋升为团长。1936 年冬,入黄埔军校军校第六分校高级班学习深造。
1937 年7 月,“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攻占北平、天津后,于8 月13 日大举进攻上海, 企图实现其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秦霖闻听日寇入侵的消息,立即请缨上阵,获得批准,因此未及结业,便返回部队。他在给兄长的信中说“暴日为实行大陆政策,侮我太甚,弟奉令北上杀敌,此我军千载一时为国用命之机会。嗣后家事,盼兄维持,国事弟当勉励为之。”
由于淞沪战局吃紧,南京大本营电令桂军第二十一集团军立即开赴淞沪战场,隶属第三战区。秦霖时任第二十一集团军第七军第一七一师第五一一旅少将旅长,奉令开往上海。10 月20 日午夜11 时到达南翔前线。此时,淞沪战场战斗异常激烈,双方拼命冲杀,死伤惨重,塘宅、盛宅、桥亭宅、顿悟寺、陈家行等相继沦陷,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部正式决定以桂军为主力进行蕴藻浜两岸大规模反击战。21 日22时,秦霖部奉命前进到老人桥第二防线。
22 日晨,日军向中国守军第一线发起猛烈进攻,一线各团的团、营长伤亡惨重,仅剩散兵数百人,由第一线撤退,秦霖深夜接防,将散兵收容划归本旅谭团指挥。秦霖旅还来不及察明阵地和修筑工事,日军主力师团就于23 日凌晨发动了疯狂进攻,飞机大炮狂轰滥炸,弹如雨下,未有间歇。秦霖将军镇定自如地指挥全旅官兵奋勇作战,狠狠地打击进犯的日军。他亲临前线,用抗日必胜保家园、守土殉国光荣的道理教育士兵,鼓励他们为国杀敌立功,誓与日寇血战到底。在他的号召与影响下,全旅官兵勇气倍增,顽强地与日军展开激战,宁死不退一步,牢牢地坚守阵地,打退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战火持续到中午12 时,秦旅官兵伤亡惨重。
午后1 时,日军逼近旅指挥部,空袭炮击异常猛烈,秦霖奋力指挥阻击,先后摧毁敌坦克、战车十余辆。此时,电话线也被炸断,指挥部失去与各团的联络,阵地只能各自为战。师部调派特务连二排前来增援,亦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此时秦霖旅左右两翼友军阵地已被日军占领,出现了两处缺口,秦将军主阵地两翼受敌,形势万分危急。然而,秦霖决不后退一步,誓与阵地共存亡,他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勉励身边官兵,随即将身上的钱袋交给勤务兵,吩咐他赶快撤离,以此作为盘缠回家,帮大家报个信。秦霖不顾危险,立即亲上前线督师血战,率领各部官兵及二排援兵,涉水渡河前进至老人桥前沿火线。他沉着地用望远镜观察敌情,指挥战斗,命令机枪手不得更换阵地,狠揍来犯之敌。由于危险,身旁官兵请求他稍避,均被斥回“军人持干戈以卫国家,临难岂可苟免”、“长官不身先士卒,何以带兵!”他正义凛然,岿然不动,乃与唐参谋并立桥头,传令长赵越立于后。众将士见旅长这样奋勇,个个不甘落后,怀着誓与侵略者血战到底的坚强信念,与日军展开殊死决斗。突然一颗流弹飞来,秦霖等三人不幸中弹,秦霖怒目而视,连呼“杀! 杀! 杀日本鬼子。”伤体再次被炮弹击中,尸体无存。将军壮烈殉国,时年37岁。
战后因无法找到秦霖遗体,其兄只好将其衣冠葬于桂林市南部苗圃内,以示悼念。为表彰秦霖将军舍生忘死,英勇抗日的功绩,国民政府特追晋秦霖为陆军中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追认秦霖为革命烈士。
来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