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广仁(1885~1948),字振庵,巴彦县民族资本家。秦广仁原籍山东省登州府,后全家逃荒到辽宁省海城县,进而迁到巴彦县城。其父秦玉泉,是锡匠,在广信当(今县食品公司位址)东大墙搭个偏厦子,以焊洋铁壶,做铁活等为生。秦广仁十四、五岁时,便到西集厂"天德昌"杂货铺子当学徒。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中俄战争爆发,8月帝俄军队占领巴彦苏苏城(即县城)时秦玉泉见有机可乘,放下锡匠手艺,与俄商做起贩卖粮食的买卖。他把赚到的钱用来购置粮食,再装船运到日本、俄国等地贩卖,发了财后开了一座"义和隆"杂货铺(即今县委会地址),接着又开油坊和木铺,前店后厂、自产自销。这时,秦广仁也回到巴彦帮他父亲经营买卖。秦玉泉又拿钱捐助办学,得到清朝政府的赏识,被授以“五品顶戴",捐助学款奖给"四品封典"。
秦广仁从商以后,起早贪黑,兢兢业业,苦心经营义和隆,清朝宣统元年(1909年),便拥有资本金8万吊。到民国时期,秦广仁又在现在油厂位址开了一座"义和栈"粮栈,大量从事粮食贩卖活动。春天,他趁农民下种急于用钱之际,以低于秋季市场百分之四到五的价格与农民签订预购大豆合同,先付一半价钱。秋后,大豆脱粒后送交秦家,赶上冻前用船运往哈市,转手出卖,从中得利。而且还在哈尔滨等地设有办事处,随时掌握市场行情。
他除贩卖原粮外,还把粮食加工成品出售。民国15年(1926年),用大洋3万元,购置一台40马力蒸汽机和人力螺旋榨36台代替笨重的体力操作,开设了一座半机械化的"义和栈"油坊,成为本县第一家用机器生产的工业。义和栈油坊生产的成品(豆油、豆饼),远销日本和东欧各地,在国际市场赢得了一定的声誉。到伪满大同2年(1933年)秦广仁又开设了一座"德兴当",年获利l 600余元。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于伪康德5年(1938年)秦广仁又购进载货汽车3台,以解决运力不足的矛盾。
秦广仁颇具经商的经验,善于考察人,使用人,同时建立一套严格的店规店约,调动多方积极性。在经商中,坚守信誉,坚持文明经商,取信于人。伪康德8年(1941年)日本帝国主义扩大太平洋战争,加紧对后方物资的经济-,原材料减少的形势下,秦广仁的工厂、商店也缩减门面,但他坚持变卖财产,以期偿还借款来取信于人。
1945年解放后,党的工作干部进入巴彦开辟工作,秦广仁主动接受人民政府的领导,并将自己的全部产业,交给人民政府经营,自己则带着妻子儿女迁到哈市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