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发雷

[近现代] 革命烈士 公元1908年-公元1934年

李发雷,又名发黎,字曙光,1908年11月7日出生于湖北省阳新县大王镇港东村。父李德鉴在家务农,秉性刚直,好申张正义,抑强扶弱,颇受村里人尊重。李发雷7岁入乡塾读书,14岁时因家境穷蹙,辍学回家,帮父兄耕作,以维持一家人之生计。

1924年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学生、共产党员曹大骏受中共武汉地委派遣,回阳新秘密开展革命活动,在龙山镇石应高村建立“龙山书社”,并在中庄铺、柳林等地开设分社。书社社员以讲学作掩护,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大力宣传孙中山提出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宣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思想。李发雷在中庄铺参加了该书社的学习,初步懂得了一些革命道理。

同年秋,南京河海工科大学学生曹壮父与其胞兄曹玉阶一道,在龙山镇发起成立“除毒会”,由曹钦明任会长,李品芳任秘书。“除毒会”以禁吸鸦片为突破口,发动贫苦农民起来同土豪劣绅作斗争。李发雷经李品芳介绍加入“除毒会”后,在中庄铺、李青等地张贴标语、散发传单,广泛宣传吸鸦片的危害,并令土豪劣绅交出烟土烟具。在曹玉阶带领下,李发雷还同数十名会员一道,先后冲进曹家湾、大箕铺、小箕铺等地烟馆,砸烟具,焚烟土,从而沉重打击了农村的反动势力。许多土豪劣绅慑于“除毒会”的强大威力,不得不交出其全部烟土和烟具。

1926年9月,在北伐战争取得节节胜利的形势下,阳新县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业已形成,如火如荼的工农革命运动席卷全县。是时,李发雷任龙山区农民协会委员,负责大王殿至中庄铺一带的农运工作。他带领该地农协会员,开展清算土豪劣绅罪行,减租减息、破除迷信、剪发放足、反对封建婚姻、争取男女平等、-、反对军阀走狗等一系列斗争。

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阳新的土豪劣绅纷纷成立“民团”、“保卫团”,勾结国民党新军阀,实行-倒算,捕杀共产党人和工农运动骨干。在-中,李发雷被迫潜往大冶亲戚家隐蔽。

同年11月,中共湖北省委派胡朝珠、项升平到阳(新)大(冶)地区恢复发展党组织,建立了阳大县委。1928年5月,在阳大县委基础上,成立阳新县委。县委根据省委关于“发动暴-动,发展游击战争,造成割据局面”的指示,积极筹措0,组建工农武装。同年7月,阳新县游击队在中庄铺成立,刘全三任队长兼 分队队长,刘正英任党代表,下辖两个分队,一分队为 队,二分队为 队。李发雷任 分队队长。是时,大王殿保卫团团长李督哉,在大王殿召集当地豪绅地主开“清乡”会议,摊派各乡筹资购枪,以扩充保卫团实力。县委得知这一情报后,立即命令县游击队前往大王殿消灭这股反动势力。当豪绅地主会后饮宴时,黄庭照(县委委员)、刘全三、李发雷率游击队袭击宴会厅,将与会的​​豪绅地主全部击毙。

1929年春,蒋桂战争爆发后,分驻阳新各地的桂系军阀胡宗铎部的一个团调走,阳新只剩下保卫团、常练队等地方反动武装,出现了有利于党领导开展农村游击战争的新局面。县委遂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命令县游击队立即出击,收缴全县各地民团、保卫团、常练队的0,以壮大工农革命武装。3月上旬,刘全三、李发雷率县游击队首先袭击龙山区保卫团,毙团队长一人、团丁六人,缴获步枪17支,手枪十支;随后,乘胜攻打白沙铺常练队,缴枪七支,接着,消灭了金海保卫团,缴获 22支, 两支;然后,挥师西进,消灭了凤山保卫团,缴枪20支,消灭了阳辛保卫团,缴枪八支;消灭了燕厦保卫团,缴枪24支。4月中旬,游击队攻打龙港镇。龙港镇是鄂赣边境重镇,为阳新南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敌人守备甚严,保卫团、常练队计有40余人枪。游击队拂晓发起攻击,敌死守关帝庙。在久攻不下的情况下,李发雷急令队员在庙后堆积柴草,浇以煤油,纵火焚烧。火势蔓延,庙内著火,敌人被烧死过半,逃出者皆缴械投降。游击队缴枪30余支。经过这次游击战争,全县除县城和凤山区之陈竹林、乐木林,龙港区之洞下陈,五湖区之花潭吴尚有少量地方反动武装外,其余广大农村均成为赤色区域,出现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1929年6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二军在阳新县白沙铺成立,由中央军委派来阳新负责军事工作的谢振亚任军长。李发雷参加了红十二军,编入第二纵第一大队,任小队长。

同年9月,彭德怀率领的红五军回到湘鄂赣边区后,决定派第五纵队开辟鄂东南。10月初,红五纵队在阳大边境的北山头与红十二军会师。会师后,两军并肩作战。首战张谷才,歼灭该地守敌国民党军第七十七师罗霖部一个加强连,缴获重机枪一挺,步枪100余支。接着,奔袭?源口,毙敌40余人,俘敌十余人,缴枪50余支;继之,攻克大冶县城,击溃大冶县常练队,歼敌200余人;旋即挥师江荣,击溃尾追之敌范石生部谭天懿团,毙敌50余人,俘敌20余人,缴枪100余支,机枪一挺。10月18日,红军一举攻克阳新县城,全歼守敌范石生部两个营。在这几次战斗中,李发雷作战勇敢,指挥得当,他所率的小分队歼敌甚多,缴获甚丰,受到部队嘉奖。李发雷亦荣立战功,升任红十二军第二纵队一大队二中队队长。

同年12月中旬,驻阳新、大冶的国民党独立第十五旅举行起义(史称阳新大冶兵暴),起义部队360余人全部加入了红军。1930年1月初,根据党中央指示,红五纵队、红十二军和起义部队在阳新太平塘进行合编。原红五纵队的两个支队合编为红五军第五纵队一支队;起义部队编为红五军第五纵队二支队;红十二军编为红五军第五纵队三支队。李发雷编入第三支队一大队,任副连长。

部队合编后,红五纵队党委决定在鄂东南开展“年关斗争”,扩大战果。1月20日,红五纵队向阳新县城进攻。守敌为国民党独立第十六旅邓英部,不敢应战,弃城向武穴方向窜逃。红军再次攻克阳新县城,俘敌百余人。随后,进击武岳路,歼灭了咸宁之白沙桥、柏墩、汀泗桥,崇阳之白霓桥和修水之马坳等地敌军,计缴枪4000余支,筹大洋三万多元。3月26日,红五纵队第三次攻打阳新县城。时城内驻军为罗霖部两个营。敌闻风丧胆,急分两路逃窜。李发雷率其连队追击南路逃敌,缴枪80余支,俘敌百余人。经过战火硝烟的考验,李发雷于193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年6月,红三军团成立,下辖第五军、第八军、第十六军。原红五纵队改编为红八军,军长何长工。下旬,红三军团离开鄂东南,南下攻打岳州和长沙,遂在阳新龙港设立“红五、八军后方留守处”,负责在鄂东南地区继续扩军。因李发雷是本地人,情况熟,部队党委就安排他留在后方留守处工作。

同年7月,中共鄂东特委(1930年5月在阳新成立)根据中央军委指示,以阳新县游击大队和赤卫队为基础,以“红五、八军后防留守处”的干部为骨干,加上咸宁、通山等县的部分0,在阳新大凤区太平地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三师第七团,由刘振山任团长,郭子明任政委。全团1000余人枪,下辖三个营和一个特务连。李发雷任该团第一营一连连长。

同年12月,蒋介石电令武汉行营调集三个师又两个旅的兵力,对鄂东苏区发动第一次“围剿”。5日,敌机对位于阳新东北部的滨江小镇黄颡口狂轰滥炸。9日,国民党第二十六师郭汝栋部两个团从黄颡口登陆,被红七团击退。12日,敌军四个团在飞机军舰掩护下,又从黄颡口登陆,红军为避免过大伤亡,撤出阵地,向鄂东特委驻地太子庙方向转移。李发雷奉命留下担任阻击任务。他指挥全连和近千名地方赤卫队,退守位于黄颡口与太子庙之间的凤凰山,据险阻击敌军,与敌激战终日,打退了敌人的多次冲锋,为特委安全撤离太子庙赢得了时间。

敌军郭汝栋部占领太子庙后,长驱直入,向阳新西南部进犯,先后占领了大王殿、白沙铺、沿埠头、星潭铺等地,直逼龙港。龙港毗邻江西,为红五军和红八军后方,设有红军的兵工厂、医院和被服厂。1931年1月中旬,敌郭汝栋部刘公笃旅以其第五团留守沿埠头,刘亲率其一、二、三、四团南下进攻龙港。与此同时,驻武宁之敌第五十四师一六一旅由路口北上逼近龙港;通山之敌新编第十师的一个旅由西路向龙港推进。敌军对龙港形成了包围之势。

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红军决定采用“避实就虚,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击其一路”的战术,寻找战机,歼灭敌人。1月下旬,红七团和红八团(1930年12月成立)集中兵力,首先击退了南路之敌一六一旅。然后,红八团和地方武装留守龙港牵制敌军主力,而红七团则于1月30夜择小道悄悄撤出龙港,直趋沿埠头,将敌刘公笃旅第五团包围,31日拂晓发起攻击。李发雷指挥其连队率先摸掉敌岗哨,冲入敌团部。敌军在梦中惊醒,慌乱一团。敌团长袁邦铨及一名团副当场被击毙,副旅长犹国材被击伤。敌军群龙无首,溃不成军。此战,仅历两个小时,全歼守敌第五团,俘敌290余名,缴枪400余支,重机枪二挺,迫击炮一门,子弹数千排。敌人受此打击后,惊恐万状。围攻龙港的各路敌军,慌忙撤出苏区。敌人的第一次“围剿”宣告彻底失败。鄂东特委等党政机关遂由三溪口之太平地移驻龙港。

沿埠头大捷后,李发雷升任红三师第七团第一营营长。

同年4月,国民党武汉行营对鄂东南苏区发动第二次“围剿”。5月4日,驻大冶、通山、鄂城、武宁、瑞昌和阳新县城之敌军均向苏区紧逼,对龙港形成包围态势。为了粉碎敌人的此次“围剿”,鄂东南特委决定以红三师一部留守龙港,阻击正面之敌,一部转入敌后作战,骚扰、牵制敌人。同时,派李发雷率红七团一营赴修水与湘鄂赣省主力红军——红十六军联络,请其速赴鄂东南协同红三师作战。李发雷受命后,率全营取道瑞昌南下。5月18日晚,部队途经瑞昌城郊时,侦得城内驻敌仅一个营,且守备松懈。李发雷遂指挥部队偷袭瑞昌城,一举将守敌击溃,毙敌50余名,缴枪50余支。获胜后,迅速南下修水,与红十六军取得了联络。6月中旬,红十六军派出第七师随同李发雷部奔赴鄂东南。29日,红七师进至通山,攻克通山县城西北15华里的西坑塘,全歼守敌谢彬部一个营,缴枪100余支。然后东进阳新,在龙港与红三师会师。

李发雷此次南下修水,不仅出色地完成了特委交给的任务,而且战绩卓著,回到龙港后,升任红三师第九团副政委。

7月9日,李发雷参加了红三师和红十六军联合组织的玉岭山战役。是役,全歼木石港驻敌胡荡部第三团,毙敌1000余人,俘敌300多人,缴获步枪800多支,机枪20多挺,迫击炮十门,彻底粉碎了敌人对鄂东南苏区的第二次“围剿”。

8月,中共湘鄂赣省委第一次执委扩大会召开。会议决定将原红十六军第七师改编为红十六军第七师一团,原红十六军第九师改编为红十六军第九师第七团,红三师改编为红十六军第九师第九团,以加强红十六军的实力。

10月,红三师在龙港正式实行改编,除留少数军、政干部外,全部编为红十六军第九师第九团。李发雷被留下来,仍以红三师副政委的身份在鄂东南负责扩红工作,为重建红三师筹备兵源和武器。

1932年5月8日,新组建的红三师在龙港正式宣告成立。全师3000余人,长 2000余支,下辖七、八、九团和一个机枪连。师长张焘、师政委叶金波,李发雷任师副政委。

同年6月,蒋介石调集30个团的兵力,对鄂东南苏区发动第四次“围剿”。新成立的红三师立即投入第四次反“围剿”斗争。为了集中优势兵力,以便各个击破敌人,红三师与红十六军并肩作战。孔荷宠、张焘、叶金波、李发雷等两军领导人决定采用积极防御的方针,主动出击,在运动中消灭敌人。7月10日,红军发起通山战役,毙敌700余人,俘敌官兵900余人,缴获步枪1000余支,机枪四挺。16日,红军兵分两路,乘胜进攻咸宁官埠桥、马桥之敌,两路均获全胜,共缴获步枪600余支,花机关( )15支,驳壳枪30余支,子弹两万余发,俘敌官兵300余名。29日,进攻武宁横路,击溃守敌岳森部一个团,俘敌100余人。

同年8月,红十六军奉命离开鄂东南,南下参加平浏修铜苏区的反“围剿”斗争。9月,国民党第二十六师、新七旅、三十七旅、湖北保安师分三路向龙港大举进攻。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为避免过大损失,鄂东南道委等党政机关主动撤离龙港。10月4日,龙港被敌军占领。

此后,张焘、叶金波、李发雷等指挥红三师转入外线作战,连续取得了通山之森家铺,瑞昌之洪下源、柯东园,阳新之太子庙,咸宁之官埠桥等数次战斗的胜利,恢复和发展了大片苏区,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1933年1月18日,张焘、叶金波、李发雷等奉湘鄂赣省委之命,率红三师到达江西万载高村,与全省红军集中行动,配合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斗争。4月9日,红三师在万载株木桥击溃敌彭位仁部第三团及浏阳保安团,歼敌1000余人。5月下旬,返回鄂东南。

1934年1月6日,为了粉碎敌人的第五次“围剿”,鄂东南道委决定调集红三师、赣北师、河北师发起木石港战役。是役在张焘、叶金波、李发雷、俞照光、马先胜等人组成的前敌指挥部的指挥下,歼灭敌军一个旅部两个团另一个营,俘敌800余人,缴枪1200余支,摧毁敌碉堡13座,恢复木石港周围几十里苏区。

1月11日,红三师在驿遭敌重兵伏击,损失三分之二。李发雷突出重围后,收集被打散的红军战士30余名,向龙(港)湖(市)瑞(昌)苏区转移。他们行经大德山周家林时,遭敌军袭击。战斗中,李发雷为掩护战友突围,不幸中弹牺牲,时年26岁。

同年(公元1908年)出生的名人

梅宏华 (19081934)革命烈士 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
潘振华 (19082007)开国大校 福建省龙岩市武平
冉隆华 (19081930)革命烈士 重庆市彭水县
王右家 (19081967)民国大美女和交际花 上海市
黄明政 (19081997)开国大校 广西自治区河池凤山县

同年(公元1934年)去世的名人

李成荣 (19131934)革命烈士 陕西省榆林绥德县
柳润泗 (19031934)革命烈士 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
罗小彦 (18971934)革命烈士 广东省东莞市
刘晋仔 (19131934)革命烈士 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
刘绍尼 (19101934)革命烈士 重庆市长寿区
梅宏华 (19081934)革命烈士 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

[李姓]名人

阳新名人推荐

名人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