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宝璋(1893~1967),利辛县阚疃集人,著名病理学家、医学教育家。
侯宝璋出身于中医之家。父亲侯秀春,清光绪年间秀才,累试不第,弃儒从医。侯宝璋幼承家学,有“神童”之誉,聪颖过人,过目成诵。后至怀远教会民康医院,被保送入含美学校,靠向民康医院借钱维持生活。毕业后又被保送南京金陵大学预备班。在金陵大学时,因参加-被学校开除,回到民康医院。民国5 年(1916 年)民康医院保送其入北京协和医学院学习,民国7 年因分班入山东齐鲁大学医学院,民国9 年毕业留校。侯宝璋在离家的6 年中,得不到家庭资助,自谋生路,半工半读,生活极为清苦,夏天唯有一件背心,冬天仅有一条薄被。
侯宝璋在齐鲁大学医学院任教,成绩卓著,民国15 年被推荐到美国芝加哥大学学习,又到柏林大学深造病理学,得到极为严格的培养训练,为后来病理学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民国20 年“九·一八”事变,侯宝璋对国民政府的“不抵抗主义”,以至丧失大片国土而痛心疾首,极力请求参加喜峰口战役的战地救护医疗队,亲赴前线,抢救伤员,表现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精神。民国26 年“七·七”芦沟桥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大举侵犯华北数省,北平、天津相继沦陷,危及山东。为使齐鲁大学医院免于沦落敌人之手,侯宝璋积极组织学生将学院迁往四川成都,在成都华西大学借读,并担任华西齐鲁联合病理系教授。民国27 年由民国政府教育部任命为部聘教授。是年,亲赴贵阳参加筹建贵阳医学院的工作,并承担病理学教学任务。民国30 年冬,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帝国主义者大肆占领广大的东南亚地区,不少东南亚及香港华人子弟,纷纷-大后方,侯宝璋与教会合作,负责安排这些青年到大后方就读,在海外侨胞中产生良好影响。
在学术方面,侯宝璋在30 年代已日趋成熟。民国23 年发表我国第一部《病理组织学图谱》,用绘图的方式,把病理学的基本病理改变,简易明了地表示出来,形象而真实地给人以深刻印象。是年,获得罗氏基金的资助,去伦敦大学热带病研究所工作一年。民国31 年先后发表《为司马相如的病下一诊断(中国糖尿病史)》、《医史丛话》、《中国解剖学史》。民国32 年发表《中国牙医史》。民国35 年应美国国务院的邀请,赴美讲学。民国36 年应英国文化委员会的邀请,赴英讲学。民国37 年受聘于英国教育部任香港大学医学病理系主任教授,曾代理院长职务。1954 年曾相继发表《中国天花病史》、《疟疾史》、《杨梅疮考》。1956 年发表《原发性肝癌与华枝睾吸虫感染的关系》,第一次提出并证明了寄生虫在人体肝内寄生可以引起恶性肿瘤,因而在学术界引起很大的重视。侯宝璋的科研成就,在国际上亦享有盛誉。1958 年被选为伦敦肿瘤学会第七届委员会执行委员。1960 年在东京第二届国际防癌会议上担任主席团成员,并承担编写《癌百科全书》中的“肝癌病理学”部分。1961 年香港大学授予其荣誉科学博士,并推荐其为英国皇家学会病理学会终身会员;亦应聘为美国病理学会会员、香港政府医务部病理学顾问。1962年与英国卡梅伦教授合著《胆汁性肝硬变》,对临床与基础医学研究作出贡献。
1962 年春,侯宝璋拒绝了英、美的聘请,欣然接受周恩来总理的邀请,毅然从香港大学退休回国,带回大量病理学标本和教材,参加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侯宝璋挈家归国,在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中产生了积极影响。回国后,出任北京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兼病理学教授、病理解剖教研室主任,被选为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总会理事,担任《中华病理学》杂志副总。
侯宝璋一生治学严谨,刻苦认真,发表论文50 余篇,著书3 部,尤其对中华分枝睾吸虫与二级胆管性肝癌的关系、胆汁性肝硬变、绒毛膜癌、鼻咽癌、黑热病等,以及中国医学史,具有独到的见解。执教近50 载,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医学科学人材,成为我国著名的病理学家和医学教育家。
侯宝璋在文学艺术界交游颇广,对考古学、古文化亦有较深的造诣。与文学巨匠老舍、史学家顾颉刚、岭南画家关山月、黎雄才、赵望月等人交往甚密,并能从医学角度,提出个人见解,相互切磋,彼此获益良多。逗留香港期间,曾收集不少流散国外的文物,如陶瓷、字画等。1963 年、1964 年两次择其家藏有历史价值、甚为珍贵者,尽数赠给故宫博物院珍藏,受到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奖励。
1967 年3 月12 日,侯宝璋因急性心肌梗死病逝,骨灰存放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