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济生(1928.7.17—)
浙江萧山市人。北京大学医学部神经生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28年7月17日出生在浙江萧山城,父亲是开业医生。1947年考取上海医学院医疗系,1952年毕业。当时国家急需基础医学师资,故而服从祖国需要,放弃了做外科医生的意愿,选择了生理学专业。1952-1962年期间多次调动,先后在大连医学院生理高师班进修,哈尔滨医科大学、北京卫生干部进修学院、北京中医学院和北京医学院等单位生理系任教。从1965年起,接受周恩来总理的嘱托,开始研究“针刺-”的镇痛原理,从此孜孜不倦,不断取得重大成果。1979年由讲师直接晋升为教授,1981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1984年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1990年开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4年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世界卫生组织科学顾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科学顾问委员会顾问。曾任中国生理学会和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国际疼痛学会中国分会的主席和国际--物研究学会执委会委员。1979年以来多次主持国际会议,曾赴26个国家和地区100多所大学访问讲学,任《生理科学进展》主编16年,现任名誉主编;自1995年以来一直是《中国疼痛医学》杂志主编;曾任《中国神经科学杂志》副主编;国务院名词审订委员会委员,《国际神经科学》等3份国外学术杂志的编委。
在中国疼痛医学和神经科学的发展领域里,韩济生教授一生的贡献很多,最主要的是对针刺-镇痛原理的研究和对戒毒治疗的研究。在针刺镇痛原理方面,1972年以来,他从中枢神经化学、整体、细胞、分子和基因各个角度进行系统研究,发现针刺能促进脑和脊髓释放出5-羟色胺、内源性 肽等化学物质而产生镇痛作用。不同频率的电脉冲可以刺激脑和脊髓释放不同的神经肽,而长时间针刺引起的 肽大量释放,会触发抗性物质释放。针效的优劣取决于镇痛和抗镇痛两种力量的消长。在动物实验中,他试验用药理学和转基因办法改变 肽和抗 肽在自然状态下的对比,增强 肽的镇痛效果。这个发现为神经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在戒毒治疗方面,韩教授发现对穴位进行一定的电刺激能加速内啡肽的释放,明显减轻吸毒者的戒断症状,解除对-的心理依赖。还发现高频刺激对解除戒断症状有效,低频刺激对解除心瘾有效,高低频变换对二者皆有效。据此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亦鸣教授合作研制出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治疗吸毒者,疗效优于国外通用的 戒毒法。1997年韩氏仪被-、卫生部和全国禁毒委员会选为有效戒毒产品向全国推荐。他在国内主持建立了3个戒毒治疗基地,偕夫人捐资10万元,设立了国内第一个用个人积蓄设立的戒毒奖——“韩氏戒毒不复吸奖”,奖励戒毒后一年不复吸的患者。
韩先生学术严谨,做人真诚,无比热爱教学工作,言传身教,严格要求,以高尚的品格和精湛的学问赢得历届学生由衷的尊敬和爱戴。同时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为了促进研究事业的发展,组建了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和北京市神经科学会,并亲自担任两个学会的理事长。
韩先生曾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三等奖,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卫生部和教育部一等奖、光华科技进步一等奖、何梁何利奖、首届紫荆花奖、首届立夫国际中医药针灸奖和欧洲针灸奖等20多个奖项,曾荣获国际脑研究组织和美国神经科学基金会联合颁发的“杰出神经科学工作者”奖金,是中国内地唯一的获奖科学家。连续12年获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科研基金。系统的理论研究成果和 “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应用研究成果大大推动了针灸疗法在国际上的应用,被世界卫生组织聘为科学顾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聘为科学评审委员会顾问,瑞典隆德皇家科学院聘为国际院士。
主要著述有《中枢神经介质概论》、《针刺镇痛的神经化学原理》、《生理学选题汇编》、《英文生理教科书》、《针刺镇痛原理》、《神经科学纲要》和《神经科学原理》(上下册),其中《神经科学纲要》荣获国家教委科技图书特等奖。1979年以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中英文论文400余篇。1981年任职以来培养了17位博士后,68位博士,30多位硕士和80多位进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