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镇南(1934—1995)黎族,语言学家。东方县江边乡报英村(今移村到大田乡)人。1948年参加工作。在战争年代,作为琼纵总部警卫连的一名战士,曾随部队参加了新宁坡、广坝、抱板、北黎、石碌等地战斗,亲身经历了枪林弹雨的考验和血与火的战斗洗礼。海南解放后,1951年被保送到南方大学海南分校读书。1954年又被保送到中南民族学院读书。195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又被推荐到中央民族学院语言系进修。毕业后,随中国民族语言调查队到海南少数民族聚居地调查黎族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后被留在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工作,不久任州语委会研究科副科长。1959年被上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任初研员。1962年向组织要求回故乡工作。次年任江边公社社长。“文革”期间,先后任江边公社革委会主任、县委组织部副部长。1977年任县委常委兼宣传部长。1981年任县政协副主席后,连续推出有关村话研究的系列论文。1983年在《民族语文》杂志发表论文《海南岛西海岸的“村话”》,1989年在《东方文史》发表《海南岛村话系属问题探讨》,引起关注,对语言学界确定村话的系属起到重要作用。此外,还发表《那斗话划归黎语方言谈》等论文,参加编写《东方社会方言志》等书。1986年后,转入黎族历史文化的研究,相继发表了10多篇论文。1990年,任县政协主席。是中国语言学会会员、广东省民族历史学会理事。1991年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奖。1995年2月离休,同年4月病逝。
来源中共海南省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