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亳州不仅以药都名闻天下,而且是全国著名的“曲艺之乡”。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亳州曲艺达到鼎盛时期,一条不到二里长的顺河街,建有14座书棚,全国各地曲艺名家纷纷来亳演出,各曲种、各流派异彩纷呈。深厚的文化土壤,良好的创造环境,造就了一批优秀的曲艺人才。至今,一些老年人还经常提起“邱大成的打、周而比的骂、洪先生的歇子大”的顺口溜。尤其是以幽默、诙谐、滑稽为特色,风格独特、自成一派的曲坛奇才亳州笑星周而比,一直被亳州曲艺界引以为荣。
周而比,亳州十九里人,生于上世纪初。其名“而比”取自《论语》“周而不比”一词。他幼读诗书,生性活泼,尤喜欢音乐。17岁时,缀学投奔同乡热河督军姜桂题,后姜桂题奉调进京,让他担任将军府军乐队长。这给极具天赋的他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周而比把一个军乐队治理的井井有条。在京几年,他常去天桥听书,在那里,他接触了相声、评书、快板、单弦等各种曲艺艺术,并经常模仿,无不惟妙惟肖。
1925年,姜桂题去世,军乐队遣散,周而比几经辗转回到亳州。一方面为了生计,一方面出于对曲艺的热爱,周而比拜师学艺,走上了说评书的艺术道路。周而比长期生活在北京演艺圈,风流倜傥,非常注重仪表,讲究穿戴,经常头梳得油光,架一副金边眼睛,西装革履,上街拄着文明棍,十分新潮。他说一口标准的京腔,吹拉弹唱都会,在顺河街一演出,便像一股新鲜的风,给亳州曲艺带来了活力。至今,亳州人形容人打扮时,常说“愣的像周而比样。”
在以后的艺术实践中,周而比虚心请教,博采众长,把相声、话剧技巧引进评书,表演极富热情,注重精、气、神,风趣幽默,讲述中带有调侃,常常妙语连珠,引得观众捧腹大笑。人们说“听周而比说书像听骂大会(说笑话)。“骂”成了周而比独特的艺术风格,也使其名声大振。上世纪三十年代在亳州、商丘、徐州、开封、郑州,只要挂牌周而比演出,就会场场爆满。曾有“三英加一笑,盖满陇海道”的说法。
周而比在亳州有一大批“粉丝”,大多是停留在亳州的客商、码头工人、富家子弟、休闲市民。因他常说一些荤段子,所以拒绝女性入场。当时,姜公馆太太、小姐们听说周而比说书滑稽,十分搞笑,就派管家请他到府中演出。面对一群太太小姐,周而比开始比较拘谨,放不开,这就失去了他风趣幽默的特点,太太小姐听了十分不满意。这时,姜府大公子说“你平时说的挺好,今天怎么搞的,一点不可笑。”周而比让人端出一碗酒,喝下去,来了精神,跳上台子说了一段《蒸骨检验》,直笑得太太小姐前仰后合,一直让他在府里说了七天。
周而比文化较高,又识多见广,在传承中注重创新。一些传统段子、书目经过他再创作,无不变得更加生动精彩。他常说的段子有“三借”(《借火》、《借当》、《借车》)“三找”(《吃药找驴》、《躲债找马》、《问卜找娘》)和自己创作的山东快书《武松坐轿》、《赶会》、《狮子楼》等;长篇评书《巧合奇冤》、《蒸骨检验》、《拿严浩》。这些传统书目,经他演绎,情节曲折离奇,内容环环相扣,充满笑料。尤其是《蒸骨检验》和《拿严浩》当时已经失传几十年,是周而比访问了几十位老艺人整理创作出来的,这两部书弥补了亳州曲艺的空白。周而比还创作了一部曲艺专著《村野笑话集》,由徐州商务印刷馆出版,可惜已经失传。
1941年,周而比应邀请去涡阳义门演出,因食物中毒去世,时年40岁。一代笑星英年早逝,令亳州人十分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