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作新(1906年11月18日—1998年6月27日),出生于福建福州。鸟类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郑作新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一个教师家庭,祖籍福建省长乐市。父亲郑森藩是中学教员,曾任过中学校长。郑作新5岁时,母亲不幸去世,他和妹妹由祖母养大。郑作新聪明好学,小学时一直是优秀生,连续跳级,所以中学毕业时才15岁,还不到大学入学年龄,经学校再三推荐,方才被允许参加考试。考试结果非常优秀,福建协和大学破例录取了他,成为该校年纪最小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由于他的聪明和勤奋,只用了3年半就完成了大学4年的课程。1926年夏,郑作新考入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生物系。由亲友资助路费赴美。在密歇根大学的初期,学费及生活费靠半工半读解决,如在系里饲养研究用的动物,在校医院当杂工等。后来在该校兼做助教,又获研究院和中华教育科学奖学金,费用得到了解决。他于1927年获硕士学位,1930年获科学博士学位,学院还颁予SigmaXi金钥匙奖。这是美国大学研究院奖励学生的最高荣誉,时年郑作新年仅23岁。教授们称赞他是获得博士学位中最年轻的一个。他所撰写的长篇博士论文《林蛙生殖细胞发育史》,被推荐在较高水平的德国学术刊物ZeitschiftfurZellforschungundMikroskopischeAnatomie上发表。
在美求学期间,他主要研究动物发育学,这在当时是热门学科,很有发展前途。有一次他在一座博物馆里看到一只羽色艳丽、体态优美的大型鸟,他认出这是产自我国的金鸡,而却由瑞典人林奈(Linné)于1758年发现并用拉丁文命名。这极大地伤害了他的民族自尊心,因而立志要研究中国鸟类,开创祖国的鸟类学研究事业。毕业后他谢绝了美国有关单位的挽留和优厚待遇,毅然于1930年返回祖国。回国后,被母校福建协和大学聘为动物学教授兼系主任。
协和大学是一所由美英等国教会办的学校,当时教材都使用英文课本,教课采用英语,为适应教材内容,连实验的标本也都靠进口。郑作新认为要为祖国培养人才,首先要解决教材问题,于是率先用中文编写了《大学动物学实验教程》(1933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后又出版了《脊椎动物分类学》和《普通生物学》(1938)。这些教材被广泛采用。由于他不断的努力,当时在我国还是一片空白的鸟类研究,终于开展起来了。1938年,郑作新创办了中文《协大生物学报》。他带着学生到野外观察、采集,并举办鸟类展览,使学生对鸟类发生兴趣。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迁到闽北山城邵武。邵武地处武夷山脉,鸟类资源丰富,除留鸟外,还有候鸟述路停留。经几年的调查研究,于1941年他发表《三年来邵武野外鸟类观察报告》,这是我国国内较早的鸟类学研究论文之一。
1945年3月,郑作新被美国国务院文化司聘为“客座教授”赴美讲学和访问。此时他查看了各有关单位和博物馆收藏的中国鸟类标本,特别是模式标本,还搜集了大量有关中国鸟类的外文文献资料。他1946年回国,继续在协和大学任教,并对中国鸟类进行全面的考察整理。1947年由中国科学社发表了《中国鸟类名录》,这是我国学者首次自行研究撰编的全国性鸟类名录。这部名录列出中国鸟类1087种、912亚种,合计1999种和亚种。这不但超过从前外国人(NGGee等,1931)撰写中国鸟类共1031种和亚种的数目,而且还做了不少改错订正的工作。同年还在中国科学社主办的《科学》刊物上发表了《中国鸟类地理分布的初步研究》,这是我国动物地理学研究的滥觞。自1930年回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20年间,郑作新主要是在大学任教,曾任福建协和大学系主任、教务长、理学院院长。后来到南京国立编译馆,主持自然科学名词审订工作,并兼任中央大学生物系教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郑作新由南京调到北京中国科学院动物标本整理委员会工作。动物标本整理委员会后改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郑作新历任研究员、脊椎动物研究室主任,兼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兰州大学等校教授,北京自然博物馆副馆长兼自然历史研究所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动植物科学委员会主任、《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动物学暨动物地理学主编。郑作新一直在该所从事鸟类学研究工作,直至1998年逝世。
郑作新认为首先要摸清我国鸟类的“家底”,应对我国的鸟类资源进行全面的科学调查。20世纪50年代初,对鸟类种类的益害进行调查,他带领一批年轻同志到河北省昌黎县林区调查农林益鸟及其生活史,从1952年至1955年,发现食虫鸟53个种和亚种,发表了《河北昌黎果区主要食虫鸟类的调查研究》的文章,引起国内重视,增强了大众保护益鸟的意识。早在20世纪30年代郑作新任福建协和大学生物系教授时,他就指导学生进行鸟类食性分析,研究其益害问题。在20世纪50年代初,麻雀被列为“四害”之一,许多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灭雀之战,动物学界对是否消灭麻雀是有不同看法的。郑作新认为,麻雀是最常见、分布最广而且与人类经济生活关系最密切的鸟,应对它进行充分研究。他和同事们去河北昌黎和北京近郊农业区采得848只麻雀标本,逐一剖验嗉囊和胃部,从中发现麻雀在冬天以草籽为食;春天喂雏期间,大量捕食虫子和虫卵,幼鸟的食物中,虫子占95%;秋收以后主要啄食农田剩谷和草籽,在收成季节对农区和贮粮所是有相当害处的。但在林区、漠地、城市,害处并不显著,相反在它繁殖季节还有一定益处。总之,对麻雀要依不同季节和地区,加以区别对待。1957年他写了《麻雀食物分析的初步报告》在《动物学报》上发表,并在报刊上撰写文章介绍麻雀的益和害。1959年国务院通过《农业发展纲要》时,把“四害”中的麻雀改为臭虫。人们说是郑作新使麻雀免遭灭顶之灾。
在20世纪50—80年代,郑作新经常参加或主持中国科学院组织的国内各地鸟类的考察。1956—1957年,他率队前往云南参加中苏合作的亚热带生物资源考察;1957—1958年赴湖南考察;1960年去海南岛考察;1957—1960年参加南水北调的考察;1960—1980年主持组织青藏高原综合考察队的生物组工作;1974—1976年赴江南一带及东北地区进行以水禽为主的鸟类调查。几十年来,从南方郁郁葱葱的亚热带丛林,到北方茫茫无际的大草原,从喜马拉雅山麓到黄海之滨,到处都留下了他辛勤考察的足迹。野外考察十分艰苦,又有危险。如在云南的一次考察中,郑作新由于体力不支从马背上摔下来,伤及胸部。但为了繁荣祖国的科学事业,郑作新和他的助手克服各种困难,收集了成千上万个标本,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创建了我国规模最大的鸟类标本库(约有6万号标本)。几十年来,郑作新的足迹几乎遍布全国各地,发现了一批新种、新亚种、新纪录,并纠正了过去一些鸟类分类中的错误,撰写了大量的论文和专著,在50年代末期(1955—1958)发表了《中国鸟类分布名录》。此书详列了当时所知的中国鸟类及其在国内的分布,是研究中国鸟类的必要工具书。出版后又根据历年考察的结果,在1978年修订出第二版。1963年由他主编出版的《中国经济鸟类志》,美国商业部把它译成英文本,并制成了缩影胶印本广泛发行。为了适应国际上的需要,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社和联邦德国的PaulPareyScientificPublishers出版公司邀请郑作新用英文编写《中国鸟类区系纲要》一书,并在1987年出版。书中列入到1982年为止的中国已知的所有鸟类,共有1186种和953亚种,分隶于389属、81科、21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发现的24个新亚种,并附有分布图828幅和分布总表。《纲要》比《中国鸟类分布名录》又新增加20种、64亚种。《纲要》首次对我国一个纲的动物(鸟纲)进行分类、分布、繁殖、生态等做了全面而有系统的综合总结,提供了有关中国鸟类的完整资料,成为国际上鸟类学经典著作之一。这项研究为有益和有用鸟类的增殖和引种驯化,为资源动物学、动物地理区划和农业区划等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和《野生动物保 》的制定与实施,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美国国家野生动物协会(NationalWildlifeFederation)评选郑作新为1988年度国际自然保护特殊成就奖的获得者,并推派会长JD海尔(Hair)博士来京参加于1989年5月26日隆重举行的颁奖仪式。海尔说授奖仪式在美国国外举行,在该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也是第一次颁发给一位中国的学者。
在鸟类亚种的分类工作上,郑作新也做出了出色的贡献。关于鸟类分类的工作,世界各国鸟类学家已经做了二三百年,现今在北半球的范围内,鸟的新亚种已经很难发现了。但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鸟类工作者就一共发现了24个新亚种,包括郑作新独自发现及和他的助手合作发现的16个。其中郑作新等所发现的“峨眉白鹇”最有轰动性。发现白鹇新亚种的论文于1964年在我国《动物学报》上发表后,又寄赠给原东德的著名鸟类学家E施特斯曼(Stresemann)教授,得到国际学术界的赞许。美国芝加哥博物馆的F史密斯(Smith)于20世纪30年代曾在我国四川采得白鹇,但他并未发现这是个新亚种。他的后继者MA特雷勒(Traylor)60年代重新查看这个鸟类标本,才研究出这是一个新亚种,他为了尊重郑作新教授在中国鸟类学上的贡献,拟命名为“郑氏白鹇”(LophuraNycthemeraChengi),并写成论文投登英国的一个著名鸟学专刊(BulletinofBritishOrnithologicalClub)。这个刊物的主编把这篇论文寄给施特斯曼教授审查,他确认这个新亚种已经由郑作新本人先发现了。特雷勒命名的“郑氏白鹇”只不过是郑作新教授发表的“峨眉白鹇”(LophuraNycthemeraOmeiensis)的同物异名,因而不予刊出。事后施特斯曼博士写信给郑作新说明了中国的这一领先发现。郑作新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随后,郑作新综合研究了白鹇的所有亚种,它们分布在东南亚各地,而多数的亚种是集中在云南南部,因而认为此处可能是白鹇的起源地。白鹇所有亚种的雄鸟都具有白色尾羽,这无疑是比较发达的特征。而峨眉白鹇亚种的雄鸟却具有黑色的外侧尾羽;另有两个亚种的雄鸟,其外侧尾羽亦杂有明显的黑斑,一个亚种在海南岛,另一个亚种在越南南缘。这三个亚种由于雄鸟的外侧尾羽尚未完全变白,因而认为是比较低等的亚种。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低等亚种却都在白鹇分布范围的边缘地区。以前一般认为存在低等类型亚种的地区是这一个种的起源地,郑作新依据白鹇的亚种分化与分布情况,认为比较低等类型的亚种并不在种的起源地,而是被排挤残存在这一个种分布范围的边缘。不但亚种如此,郑作新近来研究种的进化,发现在一个属中,高等类型的种也是在属的起源地,而低等类型的种却被排挤到边缘地区去。这从噪鹛及鸦雀等种的演化上都可提供证据。这是郑作新的独特见解。他认为这与达尔文进化论优胜劣汰的提法是相符的,是对生物进化论具有理论意义的补充论证。
郑作新通过对亚种分化的分析,还提出亲缘种在亚种分化上有平行趋向,因而对它们的亚种分化可能进行预测。在鸟类中的大陆亚种与附近岛屿上的亚种相较,后者翅膀常较前者为短,他认为以此可得知岛屿上的亚种是有定向分化的意义。
关于我国动物地理区划,郑作新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提出他独立的见解。全世界划分为6个动物地理界,在中国境内含古北界和东洋界。1876年英国学者AR华莱士把两个界的分界线定在南岭,即南岭以南为东洋界,南岭以北为古北界。郑作新根据鸟、兽中的特有种、优势种等的分布区系,提出以秦岭为分界的观点,即秦岭以南为东洋界,秦岭以北为古北界。他的这种划分不仅在鸟、兽区划中有充分的根据,而且与土壤、植被、气候等的区划相一致。他又把两个界进一步划分为7个一级区和19个二级区,在国际上属首创,为国内外学者所认同和使用。
郑作新是我国鸟类学的奠基人之一,鸟类地理学的开拓者。他对中国鸟类学和动物地理学做出了很大贡献。他曾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学奖三项(1978),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979、1985)、特等奖(1986),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87)、一等奖(1989),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89);还获得美国密歇根大学科学荣誉奖(1981),及美国国家动物协会的国际特殊科学成就奖(1988)。1989年获科学院颁发的科学荣誉章。1992年他把所得奖金捐献出来,成立鸟类科学青年奖基金。1993年获林业部颁发的“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终身荣誉奖”。1995年获“蔡冠深中国科学院院士荣誉基金会”奖。1996年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
由于学术上的突出成就,1980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还被推选为日本、德国、英国鸟类学会通讯会员,美国鸟类学会荣誉会员,三次连任英国世界雉类协会副会长、会长、终身会长,国际鹤类基金会首届顾问,第22届国际鸟类学大会名誉主席。
郑作新是中国动物学会发起人之一(1934年),历任秘书长、副理事长、理事长、名誉理事长等职。他也是中国鸟类学会的发起人之一(1980),被推为第一任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兼任世界鹤类研究中心、中国动物园协会、北京自然博物馆等学术团体和组织的顾问。
来源九三学社中央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