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澜(1854~1932) 原名进福,涧池镇人。
清末秀才,后应试进士未第而从医。从医之余喜好戏剧,对汉调二黄尤感兴趣。他常与同辈组织业余清唱,虎音宏亮,边音甜脆,道白吐字清晰,每唱均博喝采。某年端午节,涧池土地庙唱二黄,徐海澜和戏友也到场组织清唱,结果台上大戏没人看,观众都被徐海澜的清唱表演所吸引。人们称他是“戏状元”、“戏母子”。紫阳艺人杨安荣慕名拜师学艺,得到他严格指教。他注重汲取名艺人规范做功,强调唱词严谨,词情入意,大忌水调(滥编)。一次,杨安荣演唱《琵琶词》中秦香连告状一段时露出未卸的手镯。他来到后台严肃地说“秦香连既有玉镯,何故乞讨来京?!”杨安荣接受师傅批评,卸镯重演。徐海澜还广觅戏剧剧本,加以研究。他将故事《伯牙与子期》改编成《伯牙奉琴》剧本,并让杨安荣主演,深受观众的好评。经过数年栽培,杨安荣崭露头角,和名旦吴玉燕创办的“德燕社”,曾名噪安康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