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季午同志生平(1908-2005)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浙江省政协原副主席,九三学社原中央常委、浙江省副主委、名誉副主委,我国著名的内科学、传染病学专家和医学教育家,原浙江医科大学校长、名誉校长王季午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5年6月5日18时50分在杭州逝世,享年98岁。
王季午同志(曾用名王元绅),1908年6月9日生,江苏省苏州人,汉族。1930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医预科,获理学学士学位。1934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934年至1939年任协和医学院住院医师、住院总医师、主治医师、内科讲师。1940年至1941年赴美国吐兰大学、哈佛大学进修热带病学。1941年至1947年任贵阳医学院内科副教授、教授、教务主任、附属医院院长。1947年至1952年任浙江大学医学院内科教授、医学院院长兼附属医院院长。1949年起历任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寄生虫病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浙江分会会长,1952年至1984年任浙江医学院副院长、浙江医科大学一级教授、副校长、校长、名誉校长。
王季午同志是我国著名的内科学、传染病学专家和医学教育家。他毕生致力于医学和科学研究。严谨治校,辛勤耕耘,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医药卫生科技人才。他素以勤奋、严谨、锲而不舍、一丝不苟著称,对我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的防治研究成绩卓著,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在学术上最突出的成就之一是总结了国内外传染病研究最新成果,主编了适合于我国国情的传染病学教材和参考书,是我国编著传染病学教材的奠基者。他对我国流行的重要传染病、寄生虫病作过多年深入的临床与理论研究,在中外杂志上发表了百余篇学术论文,主编了《传染病学》、《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传染病学分册,《医学继续教育教材》等13部著作。所著论文和著作都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在医学教育界和科技界具有重大的影响,如30年代对黑热病的研究,论证了新斯锑波霜等药物为当时最有效的抗黑热病药,其代表作有《液斯锑波霜和脲斯锑波明治疗中国地鼠黑热病》、《近期治愈的杜氏利什曼原虫感染的地鼠对犬利什曼原虫的免疫性》等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性成就。此外,对疟疾、斑疹伤寒、白喉等也进行了很深入的研究。解放后,虽然教学、医疗、社会工作十分繁忙,但他经常深入现场进行调查和研究,如1952年首次证实钩端螺旋体病流行于浙江地区,推动了全对该病的研究,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54年对肺吸虫病进行了大量临床治疗和研究,制定了氯喹与吐根硷合并疗法——为当时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被全国各地和朝鲜推广应用。在指导和参加《抗血吸虫新药——吡喹酮的临床研究》(获1980年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乙型肝炎 宫内传播》(获1983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86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机理的研究》(获1990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的研究上均取得了显著成绩。由他主编的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传染病学》,1988年被卫生部评为优秀教材,并列为中国优秀科技图书(在美国华盛顿国会图书馆的电脑检索中可以查到由他主编的这部教材及其它著作)。1979年主编了解放后我国第一部传染病学巨著《传染病学》,为我国高级医药卫生人才进修学习提供了一部高级参考书,1989年被评为浙江省科协优秀论著一等奖。1956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并出席全国代表会议。
王季午同志自1934年从协和医学院毕业留校开始,就与医学教育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1940年他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研究热带病的同时还考察访问了哈佛大学、霍普金斯大学等著名学府。1941年,他辗转从美国回到抗战后方贵州,受聘担任贵阳医学院内科教授兼内科主任,附属医院院长、医学院教务长等职,主持教学工作。他严谨治教,将设备简陋、条件艰苦的贵阳医学院办得有声有色,被誉为“小协和”。抗战胜利后,他应浙江大学竺可桢校长之邀负责筹办浙江大学医学院,并担任首任院长。在办学过程中,他注重师资力量,向全国各地聘任了一批国内知名的教授担任教师。他努力将浙大的求是精神与协和的优良传统融为一体,定学制为六年,新生入学后强调宽口径基础培养,学生可以跨系选课,专业教育注重临床技能和临床研究能力的培养。在他的带领下,浙江大学医学院短短几年就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培养的学生以思路宽广、基础扎实、学风严谨而著称。1952年院系调整后,他任浙江医学院副院长,以后又历任浙江医科大学副校长、校长,用自己的心血浇灌着这片教育园地。上世纪80年代初,他以多年积蓄捐资设立临床教育奖,激励教坛英才。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一代又一代教育科技卫生人才在他的培育下攀登医学科研的高峰,而今已成为医学界的著名学者、专家或业务骨干。他初创的附属第一医院已发展成为我省高水平的三级甲类综合医院;他创办的传染病研究所现已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卫生部传染病重点实验室;他创建的传染病学专业,是我国首批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在这中间,无不凝聚着王季午教授的辛勤汗水和心血。
王季午同志是一位有奉献精神的社会活动家和我们党的挚友、诤友。他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与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他于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曾任第二至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届省人大代表;第一、二、三届省政协常委,第四届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杭州分社第二至四届副主委、浙江省工委副主委,九三学社浙江省第一届委员会副主委、第二、三、四、五届名誉副主委,九三学社第五、六届中央委员、第七届常委,九三学社第八、九届中央参议委员会常委。他在担任全国人大代表、省政协和九三学社领导工作期间,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团结和引导各界人士,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以及群众关心的问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运用自己丰厚的医学知识,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为促进我省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健康,为维护我省的政治稳定和人民政协、民主党派事业发展,作出了显著的贡献。
王季午同志热心科技群团事业,曾任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第三届主席,1986年起担任名誉主席。他团结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为浙江科技事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普及作出了重大贡献。
王季午同志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政治信念坚定。1959年起他多次递交入党申请书,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77岁高龄时,经中央组织部同意入党,实现了他几十年的夙愿。1998年四校合并组建新的浙江大学,他作为原浙江大学医学院的见证人,十分拥护党中央的决定,表示要终生奋斗,发挥余热。
王季午同志为我国的医学教育、科研事业和民主党派工作倾注了毕生精力,并为我国医学事业和浙大的教育发展、我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工作作出了显著的贡献,深受全国同行、我省统一战线广大成员的爱戴。他的逝世,不仅是浙江大学的重大损失,也是我省、我国医学界、教育界的重大损失。他为党的教育、科研和多党合作事业奋斗终身的崇高品质,科学严谨的治学作风,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博大胸怀,高风亮节、无私奉献的精神,勇挑重担的工作热情,以身作则、谦虚谨慎、两袖清风、廉洁奉公的高尚情操,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