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基(1924-1983),浙江省武胡华先互助组蹲点,试种改良棉,从选种、播种、中耕、施肥,到整枝打叶,防病治虫,亲自言传身教,使先进植棉技术在大桥农民中得到普及。1955年,任码头农场副场长。他改革栽培技术,试种棉、薯间作成功,亩产马铃薯一千多斤,籽棉亩产由140斤提高到200多斤,给周围农民起了示范作用。1960年,调任县农业局种子站站长,着力于全县水稻良种更新,先后从外地引进早晚稻新品种几百万斤,使全县粮食大幅度增长。瑞昌棉种,一直是引进外地的“岱字15号”,到“文革 ”期间,种子严重退化,出现低纯度、低衣分、低产量。为克服“三低”和大量从外地进种状况,他在码头良种场与另一技术员合作,自繁自育,从“岱字15号”中,系统株选,培育出新种“瑞良1号”。此种结铃性强,五瓣铃多,壳薄,吐絮畅,衣分高,一般在42%左右,纤维长度30毫米。1975至1977年,参加全省新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籽棉408斤至454斤,皮棉产量居全省第一位,后在全县大面积推广。“瑞良1号”已被收入《江西省棉花品种志》。
王国基是建国后第一批来瑞昌工作的农技干部,因工作认真负责,多次受到省、市、县的表彰。1963年被评为全县“五好”干部,晋升2级工资。1978年9月在江西省科技大会上,荣获先进个人奖和棉花新品种“瑞良1号”科研成果奖。1980年因患精神0 症退休疗养,1983年6月19日去世,终年59岁。
王国基
[近现代] 公元1924年-公元198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