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栋 (1906—1957)
王栋,字秉钧,南堡镇人。他自小喜农,高小毕业后先到南通高级农科中学,后入南通农科大学求学。当时,南通实业家张謇任校长,王受其影响,产生“实业救国”的思想。
1927年,王栋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南通农科大学,并留校任教。 1929年经人介绍去沪,任职于国立税则委员会,主管农产品进出口税修定事宜。1935年,去苏、皖、鲁、冀、察、绥等地,调查农产品情况。1937年考取中英庚子赔款公费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专攻畜牧。1940年获博土学位,继入剑桥、雷廷、阿白廷等大学实习,研究畜牧,尤重饲养、营养及牧草。
1941年王回国,先后任教于贵州农工学院、西北农学院和中央大学农学院。1942年至1946年在陕西武功西北农学院期间,首创牧草学学科。1947年兼任中央畜牧实验室特约研究员和营养系主任。
王栋目睹国家民族的深重苦难,反动政治的黑暗腐败,每议及此,便义愤填膺,拍案不已。南京解放前夕,少数人策划中央大学迁台活动,他竭力反对。
解放后,王栋任教于南京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后任南京农学院畜牧兽医系教授,次年兼任系主任。他在悉心致力教学科研的同时,努力学习政治,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1950年加入九三学社,出席中华全国第一次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参加中国农学会和中国畜牧兽医协会南京分会的筹建工作。1954年当选为江苏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王栋在我国牧草学、动物营养学、家畜饲养学方面均有高深造诣。他研究草原30年,足迹遍及内蒙、新疆、西藏。他整理写成《动物营养学》、《牧草学通论》、《草田轮作制的理论与实践》、《草原管理》、《牧草学各论》、《家畜饲养概要》等十余种著作,字数达200余万。他治学严谨,在科学研究上敢于质疑,创新开拓,主张融会贯通,独创己见。解放初,他曾指出欧美各国现行饲养标准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以代谢热能为理论依据的独到见解,创王氏饲养标准。
王栋为人宽厚诚恳,谦逊有礼,兴趣广泛,知识渊博,对中国文学、书法也有钻研。王栋患黑色素瘤后,仍坚持著述,乐观旷达。1957年5月5日在上海病逝,享年5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