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林(1918—1942),威远县严陵镇人,自幼受父母熏陶,爱好文学。1920年,举家迁南京,沈文林考入钟南中学。在这里,他接受了民主革命思想,积极投身中共党组织领导的-,常在《赣江日报》上发表诗文。面对当时国民党特务对青年学生的猖狂绑架杀害,他毫无畏惧,并告诉母亲“如果我一天两天不回家,你不用找我。”
1937年,上海沦陷后,沈家返川,文林寄居成都舅公家,在父亲的支持下,于次年4月赴延安考入抗日军政大学,为第四期四大队学员。他多次聆听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教诲,在笔记中写下对自己的要求“要有布尔什维克的谦虚态度、英雄的气概、科学的头脑、政治家的风度和远大的眼光。”同年11月,已成为中共党员的沈文林,毕业分配到八路军总政治部战地通讯记者团,任第四组记者、党小组长。他办墙报,搞宣传,用“戈里”的笔名,撰文揭露日本侵略者罪行,颂扬八路军战绩,活跃在晋西北抗日前线。
1939年5月,沈文林到内蒙古大青山抗日根据地,随军作战,实地报道。因工作出色,多次受到上级表彰。
1942年春,日军集中兵力对冀中抗日根据地全面“大扫荡”。沈文林随大青山骑兵支队三团奔赴平绥铁路以北,冒着纷飞炮火,在反“扫荡”的激烈战场实地采访。一天下午,部队在凉平县城内突遭日军包围,他与敌人殊死肉搏,壮烈牺牲。
1952年12月,中央军委总政治部追认沈文林为革命烈士。凉平县人民政府在其牺牲处建立起烈士陵墓,悼念这位牺牲时仅24岁的英烈。
沈文林
[近现代] 革命烈士 公元1918年-公元194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