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仲农(1877—1942年),名光浩,安徽无为县人。其父卢乐三,为人正直,学识渊博,清光绪年间曾被授予县“孝廉方正”,后出任县首届劝学所所长。母朱氏,出身书香门第,读书识理,后为芜湖二女中创始人之一。兄光模,字伯荪,早年东渡日本,在明治大学攻读法律,归国后,一直在芜湖从事革命和教育工作。卢仲农原配夫人陈氏,生一女名琦,不久病逝,后续桐城潘赞化之姊为妻。在卢仲农的支持下,潘创办了无为最早的女子小学,并担任校长多年,为无为妇女接受新教育寻求解放作出了不少有益贡献。
创办公学 救国拯民
卢仲农家学渊源,幼年即有志于学。他青年时代因痛感清廷腐败,国事日非,在反清革命思潮影响下,决心寻求救国救民之路。1899年,他考入南京江南陆师学堂,不久又去日本留学,就读于东京早稻田大学。
1902年末,卢仲农从日本回国,应聘在长沙湖南高等学堂任数学教习,入校后很快就和该学堂历史教习李光炯(安徽桐城人)相识,由于彼此都有反清革命思想,几次倾心长谈,即成莫逆之交。旋即在长沙共同创办了安徽旅湘公学,由卢仲农主持校务,于1904年3月开学。后因曾在该公学讲过课的黄兴、赵声等人组织华兴会起义事泄,公学在长沙难以立足,几经周折,于是年底迁至芜湖二街留春园米捐巷,更名为安徽公学。
由于卢、李二人为反清拯民传播革命思想而兴学,国内不少名流如刘师培、-、谢无量、苏曼殊、柏文蔚、陶成章、张伯纯、江彤侯、周震麟、俞子夷等都先后应聘在公学执教或讲学。这些人当时大都是热血满腔的爱国志士,在课堂上经常向学生灌输革命思想,指导学生阅读革命书籍,很快便在公学内播下了反清革命火种。
1905年,公学教员-、柏文蔚与学生常恒芳创立了反清革命组织——岳王会。其主旨在策动新军起义。从此,公学、新军中的革命力量联成一体,一时成为安徽革命力量的中心。
1908年11月,岳王会会员熊成基领导的安庆马炮营起义,“启武昌之先声”,是辛亥革命前夕依靠新军力量发动的第一次起义,给腐败的清廷一次很大的震惊。是年冬,参与创办同盟会的吴旸谷从日本回国,负责组织同盟会安徽分会,在芜湖住在安徽公学。他带来了同盟会章程及各种宣传品在师生中广为散发,使校内革命气氛一时形成0。卢仲农和公学师生相继入会的有80多人。安徽公学当时不仅成为安徽辛亥革命的策源地,同时也是中江流域革命文化活动中心之一。
苦心孤诣创二农
由于安徽公学师生在校内外从事一系列革命活动,影响很大,安庆马炮营起义事发后,清两江总督端方决定缉办安徽公学革命党人,一时密探遍布芜湖,环境十分险恶。革命党人先后离校出走,李光炯潜至九华山暂避,后至云南,卢仲农也暗自返回无为老家。
此前卢和李光炯等多方筹集资金,在芜湖东门外校场村附近购得一片荒地,由卢仲农主持兴建新校舍。芜湖风声稍事平息后,卢仲农毅然返校继续主持新校舍兴建工作。他食宿在工地,检查督促,规划布局、材料准备等等,均亲自办理。经过一年多的辛勤努力,130多间平房校舍全部竣工,大门头上竖着“安徽公学”4个铁皮大字。1910年初,公学由米捐巷迁至新址上课。辛亥革命后,为适应安徽省急待培养农业人才的需要,卢和李光炯多次相商,决定将公学改为私立甲种实业学校,由卢任校长,分农、商两科。后商科分出单独立校。农科还增设了试验农场,添置了器材和药品,建立了西式的养蚕室,理论联系实际,方法日有革新,规模也不断扩大。
1914年,学校改为公办,定名为安徽省立第二甲种农业学校,简称“二农”。二农继承和发扬了安徽公学的革命传统,在北洋军阀时期和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学校师生一直站在斗争的最前列,涌现了不少英雄模范人物和共产党的重要人才。二农不少学生参加黄埔军校一至四期和广州农民讲习所学习,陈原道等同学还被中共中央派遣至苏联留学。二农还有20多人在红军中担任团、师级以上职务,许多人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
卢仲农在主持兴建校舍和公学改制期间,由于生活艰苦,操劳过度,被传染上了结核病。咳嗽多痰,精神不振,经医嘱和亲友的敦促,遂以治病为由辞去二农校长职务,由李寅功出任校长。卢仲农在养病期间,还念念不忘二农的各方面工作,和革命师生仍保持多方面联系,对二农的办学方向和规模设置提出了不少有益意见。
再任校长 继办职校
五四运动后,安徽学界掀起了教育要革新、驱逐公益维持会分子担任各中学校长的风潮。1916年至1919年,二农校长为吴光祖,按当时官方规定,他是省议员身份兼任二农校长的公益维持会分子。他在校实行封建家长式的统治,压制-,数次开除多名参加-的学生,激起校内持续不下的-。
在全校师生一致强烈要求下,吴光祖终于-解职,省教育厅不得已于1919年8月,改由卢仲农继任二农校长。卢到职后立即召开全校师生会议,打开二农死水一潭的沉闷局面,使学校很快出现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新形势。原被吴光祖开除的学生如汪菊农、马寅寿、王持华等多人亦被全部召回复学。对学生中经济确有困难的,给予免收学杂费;十分清寒的学生,卢仲农还以自己的薪俸为之缴纳伙食费。
同年秋,卢仲农和李光炯、刘希平等人,有感于安徽工业落后急需培养工业技术人才,遂于芜湖东门外创办了私立职业学校,成立了校董会,公推卢仲农为董事长。由董事长提名经董事会批准,任命时绍武为校长。学校内设染织、机械、木工3科。为了职校的建设和发展,1920年,卢仲农辞去二农校长职务,出任屯溪茶厘局局长,设法从茶厘税款中抽出一部分款项资助职业学校;并从他本人的薪俸中,除去必要的生活费用外,其余全部捐给学校,使职校奠定了较好的经济基础,从而得以延聘学有专长的师资,添置机器设备,使该校成为我省最早、具有规模的、唯一的培养工业技术人才的基地。
声讨倪马反对贿选
1921年,因学生强烈要求,卢仲农又回二农任校长。
同年6月2日,省会安庆各校学生因反对当局削减教育经费而进行-活动,遭到军阀残酷镇压,酿成震惊全国的六二惨案。卢仲农、光明甫、李光炯和刘希平等教育界著名人士迅即发起组织声讨倪(道烺)、马(联甲)大会,推动各地爱国师生持续举行声势浩大的 浪潮,最后迫使省长聂宪藩接受爱国师生正义要求,增加教育经费,抚恤死者家属和受伤学生,斗争取得胜利。
1921年,安徽省选举第三届省议会,在军阀倪道烺、马联甲的操纵下,产生一批贿选议员,遭到全省舆论的强烈反对。卢仲农和李光炯、史恕卿、朱蕴山、沈子修诸先生磋商后,决定同心协力,以澄清贿选为重任。
当时省议会选举法规定省议会选举如有一县无效,全省即告无效。卢仲农等据此决定,采取合法斗争,选择县级贿选作为突破口由卢仲农率朱子帆、朱大猷、卢仲模3位得意门生回无为;李光炯、光明甫、史恕卿3先生回桐城;朱蕴山、沈子修2先生回六安,搜集各县捏造选民假票的证据,公开揭露贿选内幕,列举贿选罪状,向各县法院提起公诉。此举相继迫使无为、桐城、六安等县法院宣判本县选出的议员无效,为省长许世英提供理由,宣布贿选议员无效,拒绝召开省三届议会,从而取得了反贿选斗争的完全胜利。
由于卢仲农的开明与支持,1922年,芜湖二农校内首先建立了共青团组织,它是安徽建立最早的团组织之一。
1924年8月17日,曾积极参与安徽一系列反帝-的教育界中心人物之一、原芜湖五中校长刘希平不幸病故,灵柩寄存市内法华寺,卢仲农参与了丧事料理。刘先生一生廉洁奉公,家贫如洗,死后遗体长期不能安葬。1929年春,卢仲农偕李光炯约请刘希平生前友好及其长子志燮等,集资葬刘先生于赭山之顶。墓前竖立石碑一块,由北大教授高一涵撰碑文,记述刘先生一生的不朽功绩。碑文后段有云“……时已亥,李君光炯、卢君仲农……葬君于赭山之巅,因勒斯石,以垂不朽。”1932年,原五中师生又在墓旁修建爱晚亭一座,正面横梁-“刘希平先生纪念亭”,两旁亭柱楹联为“朝霞霏微衰草泣,秋风摇落故人稀。”楹联为卢仲农撰写,藉以寄托哀思和他们之间真挚的革命情谊。
1934年,曾在安徽公学执教的江彤侯出任安徽通史馆馆长,邀请卢仲农至通史馆主编安徽通史。此后一段时间,卢仲农潜心钻研,笔耕不辍,结合亲身经历,为晚清和民国的历史,撰写了不少篇章。后因抗日战争爆发,编史工作遂被搁置下来。
坚持抗日 整饬吏治
七七事变后,上海、南京相继沦陷,卢仲农加入了抗日-行列,饱经颠沛流离之苦,经武汉、长沙、桂林,到达贵阳。1939年7月,安徽省临时参议会成立,由江彤侯任议长。江发数函诚邀卢仲农返皖共襄家乡的抗日大业。卢于是又长途跋涉径赴立煌(今金寨县,时为安徽省政府临时所在地),在安徽省临时参议会担任了驻会委员(即常委)。
临时参议会每年要召开一次大会,休会期间视需要召开驻会委员会议。卢仲农在会上多次提出有关战时建设或针砭时弊的提案,如加强国共合作、军民合作、设省立临时中学、救济难民、整饬军纪、禁军扰民等等。其中有些曾被当局采纳,并付诸实施。
1939年,国共合作形势出现逆流,波及到无为地区。无为著名的爱国人士胡竺冰被列上“0”的黑名单,卢仲农得知后,立即着人通知胡等迅速转移,免遭-。1940年5月间,省保安第二支队司令吴绍礼偕新任县长赵鉴书,刚抵无为后,即掀起-0,于第二天晚宴上当场逮捕了民主进步人士高莫适、王应文等7人(无为人称之为七君子事件)。其时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派参谋田丰前来和吴绍礼谈判,吴不仅不与接谈,还指派部属将田丰和原二农学生、共产党员、开严正要求当局予以彻底查处。这份提案公布后,当时在立煌的无为籍人士,无不拍手称快,奔走相告,咸称之为“讨吴、赵的檄文”。
教育界的楷模
卢仲农在立煌时,晚年身体很弱,肺病日益加重,眼又患白内障,视力大幅度下降,以至后来接近失明。但他的革命斗志和爱国热情并不因此而稍减。其时任省临时参议会秘书长的朱子帆,青年时代曾追随卢仲农求学并走上革命道路,卢仲农待之如子,朱受教益殊多。因此,此时朱也视卢如父,每日必去省视,和卢仲农畅谈国内外大事,有时还为卢邀集知交议论时局,抨击时弊。朱子帆还特地安排了老人的族孙卢德威在临时参议会任文书,好常伴在卢仲农身边,侍奉汤药,料理生活起居,为其选读书报和各地来信,并记录卢仲农口述代复函件。因此,卢仲农在多病且子女不在身边的晚年岁月中,精神并不空虚,生活也得到妥善照顾。
1942年初,卢仲农终以沉疴难起,客死立煌,终年65岁。遗体葬于省临时参议会后面桂家湾附近山上。
卢仲农的一生是为国为民的一生。他是我省最早创办新式中等专业学校的重要开拓者之一,是身体力行的教育家。他为安徽点燃辛亥革命火种,为安徽工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民主革命人才的造就,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不畏强权,敢于为民请命,是共产党多年如一的挚友。他的人品学识、道德文章,皆可为后人楷模。
来源:安徽文史资料(巢湖卷) 作者:丁学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