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是把好手
北京解放后的第四年,即1953年3月16日,李玉刚降生在宣武区南菜园83号一间小平房里。他一家四口人,只靠父亲李荣拉洋车维持生活。1955年响应政府号召,李荣带头报名到宁夏移民乡当农民,一直到1960年11月才返回北京,由政府联系,安排在大兴县黄村镇前大营村插队落户。
玉刚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从小勤俭爱劳动,从不讲究吃穿。割草打菜、喂猪、放羊、看家做饭,拣破烂,他什么都千。别人送给他一双旧鞋,自己舍不得穿,光着脚丫子下地。1964年,他才开始上学,由于学习努力,成绩好,他从二年级一下跳到四年级。不久,赶上了“停课闹革命”,他说“学生不念书,还不如回家种地呢”。从1967年下半年起,就开始挣工分了。1969年冬季,他随社员去开挖凤河,河深坡陡,运土工具只有手推车和土筐,工程进度很慢。他建议,人直接下到河底,用柳叶锨一次把河泥甩上岸。他不顾天寒水冷,带头下去,结果三天任务,一天就完成了,受到了上级的表扬。当时,他也由每天挣七分五,升到十分了。
他干活从不惜力,不将就,社员说他是石头碰碌碡——实顶实。不管插秧、锄草、放水、施肥,就是平整土地,哪儿高一点几,哪儿洼一点儿,他都很较真儿。他说“人糊弄地,地就糊弄人,实际上是自己糊弄自己。”
1970年底,他被选为生产队的队长。他更是积极、热情、肯干,每天起早贪黑,战斗在生产第一线。他不怕苦,不怕累,脏活重活抢着干。有时从大队领来任务,他不知道怎么办,就虚心向老农和其他干部请教。他当队长作风民主,从不自以为是。社员说他是“有心的人”、“这小伙子有出息”。他曾两次被评为生产大队的劳动积极分子,领回奖状从不玄耀自己。
从1972年11月入伍后,直到他1979年2月21日牺牲,七年的时间,只在1977年4月探家一次,探亲假二十天,每天都安排得满满的,不是接待亲友,就是到战友家里去探望,还挤时间到生产队里参加劳动。一次同伙伴比赛插秧,他争先恐后,一直领先。社员壬玉凤说“你还真没忘本啊!”“为建设家乡,出把力,是应该的。”干到收工了,他直起腰来笑呵呵地说“我还没过瘾呢!”
(二)为火红的战旗增光
1972年冬季征兵开始了,李玉刚听说后,赶紧跑回家,在院里就喊“爸爸,我报名当兵去”!
“好样的,我支持!”父子想到一块去了。
带兵的也看上了这个纯朴,憨厚的农村青年。
11月乘上了南下的火车,从北国来到了南疆。
经过新兵训练以后,从1973年1月正式入伍,编入了“塔山英雄团”。在新兵教育活动中,- 讲了“塔山英雄团”的战例。这一幕幕英勇悲壮的战史,有力地激荡着新战士李玉刚,他暗下决心我一定要为这火红的战旗增光!
在摸爬滚打的训练中,他吃大苦,流大汗,连长说他“不象个北京兵”。李玉刚在日记里写到“坚持练为战,批判练为看的思想。”1973年“五四”青年节时,他光荣地出席了团里召开的表彰先进团员代表大会。不久开始了夏季野营。长途跋涉,爬山涉水,穿密林,过小溪,艰苦行军,进行拉练。一次,在拉练途中,遇到了同乡战友刘宝岩(团宣传队员),他问“玉刚,水壶里还有剩余吗?”李玉刚拍了拍在身边的水壶说“满灌”。刘宝岩很纳闷,这么大热天,又连续急行军,他为什么没喝水呢?便疑惑地问“你骗我呢”?李玉刚摘下水壶,递到他手里,果然沉甸甸的。恰巧,有个战士找水喝,李玉刚又把自己的水壶毫不犹豫地递给他“我这儿有”。等那战士走了。刘宝岩问他“你难道真不渴吗?”他用舌头0 了0 上下嘴唇,说“有水要想到没水的时候;我渴,还有比我更渴的人。”刘宝岩见他肩上背着两支半自动步枪,又问“给谁背的”?玉刚说“也是个北方人,刚出学校门,没走过这么长道儿,脚上打了泡。”到了宿营地。驻地旁边就是个供销社。晚饭后,刘宝岩准备去演出,路过这里,正好供销社门口停着一辆汽车,堵住了道。刘宝岩在车上又看见李玉刚正在帮供销社卸货呢。只见他汗流浃背,从车上抱起一个大纸箱子,三步两步就跨上了高台阶。
1974年10月,在东山村帮助社员劳动,挖河泥,往梯田里挑,不小心,把脚扎破了。开始,他还不以为然,后来,别人发现他脚上流了不少血,才让卫生员上了药,包扎了一下。领导和卫生员都说不让他干了,他却挑起筐来,又上了山道,说“这点小伤口,不算什么”。收工以后他却落在队伍后边,一瘸一拐地拄着铁锨吃力地走着。他在日记中写到“我要向雷锋同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四不两心不图名,不图利,不怕苦,不怕死;一心为革命,一心为人民。”他说“我要脚踏实地,从点滴做起,刻苦改造世界观,时刻听从党召唤,党叫干啥就干啥。”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火红的战旗增添光辉。
(三)我要当个名副其实的党员
七五年一月入党以后,他对自己的要求更严格了,标准也更高了。他给自己严格规定了要坚持的“七个制度”和“十二个不准”,他说“党员必须遵守党的纪律,只有比群众吃苦在先、享受在后的义务,没有任何特殊的权利。”“我要当个名副其实的党员”。
他反复强调“要努力学习马列、毛主席著作,理论联系实际。”他克服在学习上的拦路虎,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通读了《毛泽东选集》一至五卷,写了几十篇读书笔记,有对利用晚上时间写到深夜一两点钟。
通过群众评论党员的活动,对照党员的八条义务,找、到了自己的差距并订出了五条改进措施,决心在充分发挥党员模范作角的同时,要努力做好战士的思想政治工作。
有个战友李满仓,因在“文革 ”中受过冲击,思想上背了包袱,母亲很担心,特意来部队探望。李玉刚知道后,几次找满仓和他母亲促膝谈心,终于解开了思想疙瘩。他对大娘说“- 待我们可亲热了,我们战友之间,亲如兄弟,如同一家人一样,满仓的事,您就放心吧,我们包了”。说得大娘眉开眼笑,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有个同乡战友,在聊天中吐露出南方的官带北方的兵,领导对北京兵又有成见,所以,组织问题不好解决。
李玉刚就用自己入党后的切身体验,解释说“当- 的不尽是南方人,当兵的也不都是北方人。我们都是北京兵,有的确实吃不了苦,能说不能干,有热情,但又不能持久。南方兵里也有这种情况,尤其是刚毕业的学生,缺乏锻炼。应该看到这是我们的弱点,正是急需我们努力克服和改正的。难道这不是实际的情况吗”?
他递给战友一颗香烟,点着后接着说“最近党支部在评议党员活动中,同志们就给我提出了七八条意见、建议和希望,实际上就是我身上的缺点”。然后他一条一条地讲给战友听,他说“同志们给我指出来,这才是真正的关心和爱护,这才是同志闾的真诚友谊。”
一席话说得战友心里热乎乎的。从此,他也振奋精神,以实际行动,积极要求进步。不久,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一九七八年,玉刚在学雷锋,学硬骨头六连活动中,工作积极,埋头苦干,特别是带病指挥全排训练,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为此,李玉刚荣立了三等功。
(四)不能因为我耽误你
父母和哥哥一直惦记着玉刚的亲事。从他参军前,村里就有人给他提亲,他说“我家里不富裕,又没房子,再说哥哥还没结婚,我的事以后再说吧。”
临入伍时,又有个姑娘主动找上门来,也被他婉言谢绝了。
哥哥结婚后,又有人提亲,家里几次给他写信,还寄去了姑娘的象片。他回信说“当兵的天职就是打仗,打仗就难免伤亡,一旦我有个三长两短,甭说牺牲,就是残废了,怎么忍心让人家跟我守一辈子。再说,党和政府号召晚婚,我是党员,应该响应上级号召。”
有个姑娘真心实意地说“要饭吃我不嫌你穷;因工受伤,回家我养着你;要说晚婚,咱没意见,我等着你。”
玉刚1977年探亲,两人又见面了,姑娘一片赤诚,倾心相伴,玉刚火热心肠,情真意切。他说“谢谢你的好意,但无论如何,我现在不谈这个,等我服役期满,有个长久安排,再谈也不晚。不要因为我耽误你。”
玉刚不顾儿女情长提前归队了。姑娘更加喜欢他。后来听说他牺牲了,姑娘整整哭了一夜……。
(五)英勇战斗壮烈牺牲
1972年底同时入伍的,黄村镇有40多名青年。但同李玉刚分到一个团里,只有四五个人,同是大兴县的也不过十凡个人。后来都陆续复员了,只留了他一个。他身体棒,会摔跤,爱打蓝球,又不怕吃苦,长得虎头虎脑,有股子虎劲。入伍不到一年就被抽调到团教导处去学习,回来就当了班长。1975年1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又调到师教导队学习,并在那里提升为排长。
据当时担任连指导员的郑大宇同志回忆说“李玉刚原是我团七连一排长,该同志自从入伍后,不管是当战士、排长,不管是在连队,还是在团集训队,他热爱本职工作,革命事业心强,工作积极,作风正派,性格开朗,表现是好的。”
“一九七九年初,我们执行了自卫还击、保卫边疆的任务后,他不管是在临战训练,还是在作战中,表现都很好。二月十七日,对越自卫还击的战斗打响后,李玉刚带领他们排参加了战斗。在战斗中李玉刚坚决服从命令听指挥,每当连里交任务给他,他总是坚决地服从,从不讲价钱、打折扣。有时领导问他有什么困难没有,他总是说,没问题,坚决完成任务!”
“在战斗中,李玉刚所在的一排经常担负连里尖兵排、打主攻的任务。他作战勇敢,总是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在战斗中,他总是临危不惧,冲在最前面,掌握第一手敌情,组织和指挥战斗。”
“二月二十日中午一点钟左右,部队在越南和安县安乐地区执行战斗任务。当时,李玉刚率领全排抢占公路两侧要点,躲在公路要点的越军在我炮火射击下,狼狈逃窜,李玉刚当机立断,带领全排勇猛追击。”
“二十一日上午八点钟,李玉刚所在连担负攻击七号高地的任务。当时一排担负主攻,任务很艰巨。李玉刚带领战士冲击时,首先遭到了六号高地上越军猛烈的火力射击。这时李玉刚带领尖兵班,靠到最前面,观察和了解敌情,并及时组织部队隐蔽和火力还击。就在他们继续向七号高地进击中,李玉刚不幸被越军罪恶的子弹击中腹部,当即倒下。后经抢救,终因伤势过重,英勇牺牲。”
“李玉刚牺牲后,干部战士怒火中烧,纷纷要求为排长报仇,向越军讨还血债!在烈士为国捐躯的崇高精神鼓舞下,个个奋勇杀敌,勇往直前,胜利地完成了上级交给他们的战斗任务。”
“李玉刚同志在中越边境自卫反击、保卫边疆作战中,发扬了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怕艰苦,不怕疲劳,不怕牺牲,连续作战,冲锋在前,出色地完成了作战任务。为此,李玉刚又荣立二等功。他所在的七连一排集体荣立三等功。”
李玉刚烈士至今安息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烈士公墓中。
(黄哲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