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英(1910~1939),广西恩隆县(现田东县)林逢乡英和村坛匠屯人。
世代务农,8岁入村塾,后就读该乡明德小学,毕业后考入广西省立第五中学。“五卅”惨案发生后,刘和同学们举行--,声讨帝国主义暴行。
民国18年(1929年)底,恩隆县成立苏维埃政府,刘震英毅然弃学回乡投身革命,任恩隆县苏维埃政府宣传队员。
民国19年3月,其兄刘伟谋在战斗中牺牲,刘震英悲愤万分,参加了红军。初任文书,后被提升为宣传队长。民国2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民国23年10月,红军主力北上抗日,刘任新编师政治部宣教科长,随项英、陈毅转入赣粤边区,坚持游击战争。
民国26年抗战爆发,刘调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二团政治处任教育股长,不久调一支队政治部工作。翌年6月随部队到达苏南,开辟茅山抗日根据地。
民国28年7月,被调任新六团政治处主任,经常在丹阳南乡一带活动。他针对部队新建、活动频繁的特点,积极协助团长对部队进行纪律教育和军事训练,使全团的政治素质和战斗力明显提高。同年冬,日伪军从南京、镇江、丹阳、宝堰等地集结数千兵力对延陵地区进行大“扫荡”。一天,新六团在九里附近与日伪军遭遇,发生激战。刘身先士卒,亲自率部夜战,不幸中弹牺牲。新四军主办的《抗敌报》刊载《十年革命精忠为党,噩耗传来全军哀悼》专讯,报道了刘震英壮烈殉国的事迹,高度评价了他革命的一生。
2015年8月,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