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玉英,女,1920年生,梁赵村人。祖父程遵濂,晋商巨贾,并因兴学助教有功,诰授学政衔。但不幸父亲程福荣沾染吸毒嗜好,家道中落,以至生活无着。10岁时拜晋剧艺人“说书红”(高文翰)为徒, 工须生。13岁时,随师进京演出,为应急救场,在《忠报国》中饰李艳妃,一炮打响,遂改攻青衣。16岁时,在师傅的帮助下,对晋剧老艺人中原有的“那一咦呀嗨”行腔进行大胆改革,创造单用一个“嗨”字的“嗨嗨腔”,并使之在晋剧唱腔中正式定型和程式化,成为独树一帜的程派声腔体系特征。30年代初,随师在太谷锦梨园与盖天红、三儿生、毛毛旦、秋富生、丁果仙等同台演戏,以《武家坡》、《火焰驹》、《双官诰》、《女中孝》、《清风亭》等风 靡剧坛。30年代末,又与丁果仙等人进京联衔演出,受到马连良大师的指点,演艺大进,被北平观众誉为“山西两个女戏王”。之后,因战乱辍演。
1949年,受平遥县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戴,出任本县群众剧团团长。1953年,又随团荣调到榆次专署,任专署晋剧团团长。1955年,赴京参加全国戏剧演员第一期讲学班,向梅兰芳学习《宇宙锋》,特别是通过程砚秋示范演出《锁麟囊》,对青衣行当的“ 手眼身法步”,更加理解深刻。从此之后翻身做主的程玉英不仅视艺术如生命,孜孜追求文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潜心研究剧中人物形像的塑造。而且还把带好团、演好戏,当作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唯一宗旨。率团走遍山西全省乃至北京、河北、内蒙、江苏、福 建及东北三省地区,皆以严谨的台风、鲜明的人物形像和高亢激越、节奏明快、舒展流畅的“ 嗨嗨腔”博得观众称赞和受到戏剧界专家的好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晚报》等,多次刊载专家的评论文章。其中,著名戏评家翁偶虹曾称“程玉英的程腔,大可与程砚秋的程腔并列媲美。”为此,在三晋大地上,至今还有“宁肯跑的丢了鞋(读音孩),不要误了程玉英的嗨嗨嗨”和“ 宁肯跑得厥煞(累死),也不要误了程玉英的哭嚓(指悲剧)”等美传。与此同时,也受到各级党政组织的高度重视,先后授予“全国先进 文化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和“省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并被推选为省政协委员,中国戏剧协会理事、省戏剧协会副主席等。
1983年,虽已年过花甲,仍不负众望,出任晋中艺校校长,以宝刀不老,松柏常青的拼搏精神,继续为晋剧艺坛培养了大批新秀。1984年,文化部、省文化厅及地委、行署联合为其颁发“纪念程玉英舞台生涯50周年”荣誉证书并赠送了“晋剧瑰玉,艺坛精 英”匾额。同年,《中国艺术家辞典》以“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 称号刊载其辞条。截至1996年,为其录制的晋剧唱片音像有《教子》、《秦香莲》、《火焰驹》、《情探》、《女中孝》、《鲛绡帕》等数十部。著述有《程玉英剧目选》及《程玉英舞台生活五十年》等。更为可喜的是程派艺术现已传宗三代,枝叶繁茂,继续独占晋剧青衣行当之鳌头,其代表人物有王艾艾、王万梅(1988年梅花奖得主)、侯玉兰、杜美丽等。一代新秀栗桂莲,也已立雪程门,开始学习和继承程派艺术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