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公兴(约363--?)姓成公,名兴,字广明,魏晋十六国北海郡胶东县(今平度)人。据《魏书•释老志》载,他的青年时代是在前秦治下度过的,得以打下了坚实的学问基础。中年时期他离开了战乱不已的家乡,到了后秦治下的嵩洛和之辅一带,避世而不忘授业,他的学问既有深厚的儒家根基,又有丰富的释老内容,尤其在天文历算和医药方面,他掌握了外来佛教在这些学科中的先进知识和技术,并通过他的弟子殷绍和寇谦之,用于实践,得以发扬光大。殷绍是北魏初年的方术大家,受到北魏太武帝及太子的重用。太安四年(458年),他在进呈《四序堪舆》的表章中,郑重述说其第一恩师就是胶东人“游遁大儒”成公兴。寇谦之是中国道教发展史上的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成公兴对其有过至关重要的影响。寇谦之用其世代所传的法累年算《七曜》、《周髀》不合,可是按照成公兴的算法,却“俄然便决”,使寇谦之大为叹服,愿立即拜师。由此可见,成公兴确实称得起我国历史上的文化名人。
成公兴
[南北朝] 公元363年-? 公元36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