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敦裕(1873~1960年),字荷生,县城文昌坊人。为徽商代表人物。
敦裕7岁入塾,及长,随亲戚去江西乐平源茂杂货店当学徒。18岁时,因店亏损停业而转赴南京谋事,后与友人开设源盛染织布厂,经10多年刻苦经营,成为南京城西染织行业大厂家之一。
他仗义疏财,热心乡里公益事业。民国3年(1914年),县城西门夹溪大桥和北乡洽舍桥被洪水冲塌,他倡议修建,并以其戬谷堂名义捐资2200银元。同时,又向旅外徽商募集近3万银元。公推邑绅夏慎大主持修桥,历时4年,两桥均修成。23年全县大旱,粮食欠收,灾民求生无策。他与县城首富汪静波筹得巨额捐款,采用以工代赈办法,招募民工疏浚城内外沟渠,治理淤塞下水道。自开始至竣工,均亲临工地指挥,从不间断。当时驻休专员刘秉粹亲撰一联相赠“居乡作公益事,为人无私利心。”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从南京返乡,当时皖南行署主任戴戟,闻其名声,聘为皖南民众总动员委员会委员,委托他为前方抗日战士筹募寒衣,他率先解囊捐款千元,如期完成征募寒衣万件的任务。27年,屯溪人口激增,物资奇缺,当局为抑制奸商囤积居奇,筹办“皖南日用品公营合作团”,经营粮、油、盐等日用必需品,他被聘为经理。历时两载,保障了民众基本生活供给,结束时尚盈余两万多元,他又建议将该款修建黎阳桥与华山堤坝。当时,屯溪常遭日机侵袭,老街狭窄,空袭时,人口不易疏散,当局决定开辟三条横向街道,复请他主持其事。他奔波劝说,动员拆迁,为屯溪市政建设作出有益贡献。
民国29年,齐云山玄天太素宫倒塌,他又任齐云山整理委员会主任委员,积极筹募捐款,并亲临督促施工,及时修复原貌。
敦裕热心桑梓教育事业。抗战时,南京安徽中学内迁至阳湖、柏山寺,因条件限制,借用茶号的拣茶板当课桌,他主动捐助课桌椅600套,海阳小学校舍不敷应用,他又慨然捐地5亩,供该校扩建之需。
他自奉俭约,烟酒不沾,但对贫苦乡亲族戚,则周恤备至。1960年卒于南京,终年8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