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胤祎

[清] 清圣祖康熙第二十子 公元1706年-

清圣祖康熙第二十子简靖贝勒,雍正帝异母弟,其初行次为第三十,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丙戌七月二十五日午时生,庶妃高氏即襄嫔出。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乙亥正月初九日已刻卒,年五十岁。

雍正帝胤禛(zhēn)即位后,为避名讳,除自己外,其他皇兄弟都避讳“胤”字而改为“允”字排行。因此又作"允祎"

雍正四年五月(公元1726年)封贝子。雍正八年二月(公元1730年)晋贝勒。雍正十二年八月(公元1734年)命祭陵。称病不行,降辅国公。雍正十三年九月(公元1735年)高宗即位,复封贝勒,守护泰陵。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卒,谥曰简靖。子弘闰,袭贝子。子孙循例递降,以不入八分镇国公世袭。乾隆二十年病故,谥简靖。子二人女二人。

他从康熙五十五年(1716)11岁起到六十一年(1722)的七年内,每年都随父皇巡幸塞外,到木兰围场精心狩猎,有时也到京郊巡幸畿甸。

雍正四年(1726)五月十八日,在康熙帝皇十五子被封为多罗贝勒时,21岁的胤祎被封为固山贝子。雍正八年(1730)二月十八日清明节时,胤祎晋封为多罗贝勒。

雍正十二年八月十九日,胤祎因两次派往祭陵而托病抗旨,受到了从贝勒连降三级至辅国公。雍正十三年(1735)八月,雍正帝殡天后停灵乾清宫,胤祎被命不能在殿内行礼,直至九月二十四日,乾隆帝降旨,令胤祎可进殿行礼,同时恢复其贝勒爵,并令他前往守陵。与之中说“公胤祎乃皇考之弟,有服劳奉事之义,著晋封为贝勒,令其前往守陵……”

十一月十三日,胤祎之母高氏得到晋封。乾隆元年(1736)二月十六日,乾隆帝谕“前因雍和宫管人疏纵,将王、贝勒等交宗人府议处,后经降旨,胤祎著照侍郎之例。”乾隆二年(1737)三月大行雍正帝入葬泰陵以后,胤祎充当守陵人,乾隆九年(1744)正月命胤祎、觉和托负责泰陵的总理事务,成为守护泰陵的最高长官。二月,胤祎上奏领命兼任泰陵领侍卫内大臣之职。

人物关系

鼻祖
远祖
太祖
烈祖
天祖
高祖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15591626)清朝皇帝,中国古代十大贤君
曾祖
爷爷
奶奶
叔祖父
姑奶
父亲
兄弟
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 (16781735)雍正,清朝第五位皇帝,康熙皇帝第四子
侄子
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 (17111799)清朝第六位皇帝,在位六十年
侄孙
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颙琰 (17601820)嘉庆,清朝第七位皇帝
爱新觉罗·永瑆 (17521823)清高宗乾隆帝第十一子
清高宗乾隆固伦和孝公主 (17751823)清高宗乾隆帝第十女
侄孙
爱新觉罗·胤禩 (16811726)康熙皇帝第八子
爱新觉罗·胤礽 (16741725)清圣祖玄烨第二子
侄子
爱新觉罗·胤禟 (16831726)康熙帝的第九子
爱新觉罗·胤祉 (16771732)康熙第三子
爱新觉罗·胤禔 (16721735)康熙帝长子
爱新觉罗·胤礼 (16971738)清康熙帝第十七子
爱新觉罗·胤祥 (16861730)康熙皇帝第十三子,怡亲王
侄子
侄孙
爱新觉罗·胤禧 (17111758)康熙帝第二十一子
爱新觉罗·胤禵 (16881755)康熙帝的第十四子
爱新觉罗·胤祐康熙帝第七子
爱新觉罗·胤祜 (17111744)康熙第二十二子
爱新觉罗·胤禑 (16931726)清康熙帝皇十五子
爱新觉罗·胤禄 (16951767)康熙皇帝第十六子
侄子
侄孙
爱新觉罗·胤俄康熙第十子
爱新觉罗·胤祁康熙第二十三子
爱新觉罗·胤祕康熙第二十四子
爱新觉罗·胤祺 (16791732)清康熙帝第五子
侄子
姊妹
叔伯
堂兄弟
堂侄
堂兄弟
堂姊妹

同年(公元1706年)出生的名人

爱新觉罗·广禄 (17061785),满族 北京市东城区
牛运震 (17061758)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
本杰明·富兰克林 (17061790)美国著名的政治家、物理学家 美洲美国
爱新觉罗·弘昌 (17061771),满族 北京市东城区
郭锡镏 (17061765)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

[爱新觉罗氏]名人

东城名人推荐

名人专题